雙星集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
雙星是一家老國有企業,它從一家小制鞋企業脫胎成以制鞋、服裝、輪胎、機械、熱電等為支柱產業的特大型現代企業集團。是什么支撐了這家“老”企業的發展?
在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現場,雙星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汪海告訴記者,是企業文化把雙星推到了今天。
汪海說,雙星的企業文化概括為“八個字,三句話”即行善積德,實事求是;繼承傳統優秀的,吸收外來先進的,創造自己現代特色的。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雙星提出了“高人品才能高產品,產品等于人品”等質量道德觀念,不認真做好每雙鞋、每個零件、每條輪胎,就是不講誠信。汪海說,把我國的傳統文化、道德觀念與實際生產的產品相結合,一下子就把職工思想統一到“做好每一件產品”上來了,員工主動把質量不好的產品留下來,存放到待驗區,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如今雙星集團已出口鞋16萬雙、內銷高檔鞋48萬雙,無一雙不合格。
上個世紀80年代,由于時代的快速變遷,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原來按計劃生產的、30年未變的雙星牌解放鞋無人購買,積壓200多萬雙,工廠發不出工資。為了渡過難關,雙星提出了“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等理念,在沒有一分錢獎金的情況下,這種觀念激勵了雙星的員工,他們硬是憑著一種拼搏精神,生產出了我國第一雙高檔雙星運動鞋。
汪海認為,一個企業要想持續快速發展下去,吸收外來先進文化也不能缺少。基于這種認識,雙星把發達國家的嚴格制度、嚴格標準,程序化,績效(技能)考核吸收過來,結合雙星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管理方法————“雙星九九管理法”。
在全新的文化氛圍中,雙星創造了市場經濟下“責、權、利”有機結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促進了企業持續發展。據介紹,在責權利有機結合的背景下,調動了經營一線員工的積極性;輪胎公司一年費用就下降了五六千萬元;機械公司由虧損轉為贏利,成為中國最大的鑄造業集團;制鞋業占用資金下降3000萬元。
如今雙星的工廠遍及全國,雙星根據行業和地區特點,創造出一套完整的文化理念,共九大系列、3000多條。
近日雙星發布公告稱,斥資3.1億元收購湖北東風輪胎廠的部分資產。東風輪胎曾是我國第4大輪胎廠,與外方合作10年,因虧損難以生存。2年前青島雙星托管了這家企業,他們一邊投入資金,一邊用雙星的文化改造這個老企業,短短兩年時間,東風輪胎的生產經營就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回顧雙星的發展歷程,汪海說,市場是企業的根、管理是企業的本、文化是企業的魂。
- 上一篇:康奈生產線伸到俄羅斯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