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球鞋的發(fā)跡史
巴黎街頭的“臭球鞋”
巴黎街頭,一群年輕人從brooklyn店(法國一家多品牌連鎖店)走出,他們穿著入時的打扮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腳上都穿著一雙來自中國的“古老”品牌——飛躍球鞋。
“這絕對是挑戰(zhàn)Converse在年輕人心目中的時尚主導地位。”ELLE法國版在報道飛躍球鞋時這樣寫道。年輕的時尚潮人們厭倦了教條式的美國文化,他們急需一個能和Converse并肩抗衡的品牌來讓他們“足下生輝”。
就在一年前,法國人派特斯·巴斯坦在上海街頭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飛躍球鞋。派特斯說當時他被震撼了,帶著商業(yè)眼光,他找到了飛躍球鞋的生產(chǎn)廠商——上海大博文鞋業(yè)。談判在中方的質疑中展開,幾輪下來,派特斯取得了“飛躍”的海外擁有權,直到簽署協(xié)議時,中方代表還對這位法國人報以懷疑的目光——這雙在中國地攤兒上廉價到12元一雙,已淡出人們視線多年的“古董”,竟然被一位老外看重,并還要在國外賣上50多歐元(合500元人民幣)。除了派特斯,當時沒人會想到,1年后,這雙鞋在歐洲會火得一塌糊涂。
派特斯將飛躍球鞋帶到了法國,他干脆就用飛躍的拼音FEIYUE注冊了商標,并賦予了其新的含義flying forward(向前飛)。在FEIYUE的第一個廣告當中,派特斯設計了一個人穿著FEIYUE的中國功夫剪影,并在背景中配上碩大的文字——少林功夫。很快,這個牌子開始被時尚圈關注,ELLE更是在2006年和2007年分4次對FEIYUE進行了報道。著名的Playboy女郎安娜·尼古拉·史密斯親自上陣為其代言,F(xiàn)EIYUE的廣告更是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Jeune&Jolie》、《Cosmopolitan》上。而FEIYUE也開始在巴黎的專業(yè)運動鞋店與國際品牌一起銷售,在法國,F(xiàn)EIYUE牌球鞋有160多家零售代理商。
在中國,人們對于這雙在歐洲大紅大紫的鞋子卻渾然不知。而在上海市郊一家為FEIYUE代工的廠里,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除了鞋的形狀和花樣有些許變化外,從用料到裝配幾乎毫無改進。在他們眼里,F(xiàn)EIYUE還是“飛躍”,這個被老外買斷的品牌還是中國曾經(jīng)泛濫大街、夾雜著汗?jié)n與油膩的“臭球鞋”那副樣子。
飛躍大變身:從灰姑娘到白雪公主
飛躍球鞋誕生于1959年的上海,它的前身上海膠鞋一廠。當年的“飛躍”無論是簡潔的款式設計、輕便的用料和簡單的LOGO,用現(xiàn)代的眼光看,都達到了簡約設計的流行趨勢,而近乎手工的生產(chǎn)線,更是現(xiàn)代人標榜的時尚理念。“飛躍”在第一年便生產(chǎn)161.6萬雙,并在1964年評為全國同類產(chǎn)品第一名。工廠最為壯大時,足有2000多位職工在連成一片的2至3層的車間里工作。
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國鞋業(yè)是“飛躍”、“回力”和“雙錢”的天下,一位現(xiàn)在還在堅持穿飛躍球鞋的老人回憶,80年代初穿飛躍球鞋就是貴族,每天把鞋擦得很白,一點泥都不沾,這種愛干凈甚至被認為是“輕浮”。一個學生,如果在班里沖大家炫耀他有飛躍球鞋的鞋票會很快吸引女生的目光。“一雙鞋能穿兩年,除了底兒有磨損,沒有任何污漬和壞的痕跡。”
但現(xiàn)在,飛躍球鞋在中國是典型的窮人鞋。如今它們只能出現(xiàn)在偏遠的農(nóng)村市場或城市中農(nóng)民工集中的馬路地攤上。
如今,生產(chǎn)“飛躍”的老廠房因為嚴重虧損已搬到上海市郊,而工廠則更愿意以較低的價格來為國際知名鞋品牌代工,卻不愿研發(fā)新的款式。“飛躍”到最后都沒有注冊成為一個商標,盡管它目前在國內(nèi)的歸屬權還屬于大博文鞋業(yè),但全國各地都有小作坊在生產(chǎn)帶有“飛躍”標志的鞋,這造成了“飛躍”的市場價格從12元到26元不等,質量也參差不齊。原來生產(chǎn)過“飛躍”的老員工至今還記得,在膠水味彌漫、機器聲轟然作響的車間里,一雙“飛躍”要經(jīng)過上底、壓制、繃線、刷漿等許多道工藝才能成鞋,從鞋面粘到鞋底,再上機器縫合,幾乎沒有任何失誤,“精確得都能和機器相媲美”。一位銷售“飛躍”的商家說:“因為鞋賣不上價,那一套嚴謹?shù)闹谱鞴に囋缫驯粧伒侥X后,鞋底斷裂、開膠已成為家常便飯。”
中國制造的品牌重生
在接受潮流網(wǎng)站FTD的采訪中,派特斯說:“我對于FEIYUE的品牌推廣非常謹慎,因為在過去20年贗品始終困擾著這個品牌,這對FEIYUE品牌的重生產(chǎn)生了不少困難。事實上就連歐美的一些功夫學校都一直在低價售賣FEIYUE的贗品。”
為保留FEIYUE的精髓——輕便、復古、個性之美,派特斯幾乎沒有改變鞋的外觀,而生產(chǎn)線上也基本以手工為主。派特斯的助手尼古拉在上海住了5年,成為和中方溝通的代表,“我們要求生產(chǎn)廠將FEIYUE作為一個正規(guī)的外貿(mào)代工品牌來對待,不允許有半點的殘次,把每雙鞋的每個細節(jié)都檢查清楚。”
“另外我們認為創(chuàng)新很重要。”派特斯的美國設計師認為“中國版飛躍”在款式上過于單一,“我想象不到一個有40多年歷史的品牌居然一直只有一款樣式。”與此形成對比的是Converse,其每個季度幾乎都會推出新款鞋,以適應不同時期的市場需要。于是FEIYUE主動與Moto777和lLCP這些老牌廠家推出合作產(chǎn)品,其翻新速度異常之快。
發(fā)生在“飛躍”這個球鞋老牌身上的故事,其實只是許多“中國制造”在價值再開發(fā)過程中的縮影。一位美國華裔設計師Vivienne Tam逛過上海的紅星勞防用品商店,當她看到那些延續(xù)了數(shù)十年的勞防裝束時,不禁兩眼放光,正如派特斯當年看見“飛躍”時的震撼情形。在老外的眼里,任何他們熱衷的中國事物都背離本土審美,派特斯也說過:“把中國品牌帶到歐洲重建,就像和歐洲人說長城一樣,有很多的料可以去說去挖掘的。”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