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運動:締造國際化夢想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沒錯,對于福建泉洲匹克集團有限公司來說,今年8月的確是一個豐收月。
8月10日下午,匹克集團在京宣布與伊拉克奧委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為其提供奧運會所有的運動裝備,贊助伊拉克代表團征戰2008北京奧運會。
8月22日,在多哈的2008奧運會足球預選賽場上,伊拉克國家足球隊正式披上匹克提供的服裝征戰,匹克運動裝備首次亮相奧運會。
匹克集團董事長許景南告訴記者:“伊拉克運動健兒們的所有運動裝備是匹克公司精心為他們設計和開發的。之后,這些裝備還將陸續亮相08年奧運會其他賽事,以及擊劍亞錦賽。”
“匹克一直以來立足于籃球裝備,2000年開始做綜合性體育用品。但我們關于‘專業籃球裝備’的定位始終不會改變,并立志要創建百年品牌。”許景南講述了匹克的發展目標。
如今,業界給了匹克“國內籃球裝備領頭羊”殊榮,匹克已有實力作證,接下來,匹克的目標則是讓品牌走向國際化。
匹克式專業推廣
1989年,當第一雙運動鞋在福建上市,企業創始人便同步宣誓:“匹克必須要走出一條品牌路線”。創業18年,它無時無刻不注重品牌建設與推廣。
目標雖任重道遠,但有了企業家睿智的商業眼光,在當時就看到了國內品牌的稀缺,并在匹克有了一個準確的定位。之后,匹克的發展如魚得水,在短短兩年時間便在國內獨樹一幟。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匹克有意識地開始了品牌宣傳與推廣。
1991年,匹克贊助“八一”男子籃球隊,首次揭開了品牌宣傳的序幕,并以此成功演繹出了匹克式的推廣模式。“匹克從一開始就定位于籃球裝備,歸屬于體育用品。對于體育用品的宣傳與推廣,利用賽事無疑是最好的機會。贊助運動隊是”匹克集團北京分公司總經理丘榮玉說道。
當年,成功奪冠的“八一”隊給匹克帶來了的品牌效益立竿見影。不僅僅是運動員、球迷們也知道有一種籃球鞋的品牌名稱是“匹克”,同行業者、以及不熟悉籃球的人也知道冠軍隊穿的是“匹克”球鞋;不僅僅是“匹克”品牌家喻戶曉,產品銷量的增長不言而喻。時至1997年,“匹克”無形資產評估達1.999億元,確立在中國運動鞋行業的領先地位。
成功的經驗表明了匹克的品牌推廣正確可行,推廣仍然在繼續,只不過它對這個贊助商越做越專業。1997年、1998年,匹克開始冠名贊助全國男籃甲A、甲B聯賽;2003年,匹克成為了CBA戰略合作伙伴。2004年,匹克產品成為了烏茲別克斯坦、希臘等國家籃球隊運動的專用裝備。
從國內到國際,匹克開始專著高端賽事。2005年4月,成為歐洲籃球頂級聯賽(全明星賽2005)裝備贊助商,是目前打入歐洲籃球聯賽的唯一中國品牌;8月,成為“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杯”戰略合作伙伴,縱身躍入國際品牌行列;2006年,匹克分別成為了澳大利亞國家男籃、國家女籃等運動隊裝備供應商,贊助過“第二屆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杯”;2007年8月,匹克簽約贊助伊拉克國家隊出征2008北京奧運會。
關于推廣,匹克品牌也在不斷與時俱進。目前,在專著做高端賽事贊助的同時,也利用了明星、電視等媒介推廣品牌,2006年7月,匹克運動T恤廣告成功在CCTV—1播出;9月,成功邀請美國夢七隊成員著名球星肖恩•巴蒂爾成為匹克全球形象代言人。
據了解,匹克目前每年花費近1億元的資金用來推廣品牌,而這些明星球隊接受匹克品牌則主要因為產品的專業。“在專業里推廣品牌,推廣專業的品牌,專業地推廣品牌。”匹克成功做到了。
連鎖式專業營銷
“因為高端,所以專業。匹克現在之所以專著對高端賽事的贊助,因為這些專業運動會將帶動我們全面發展。”丘榮玉如是表示。
匹克的成就理想基礎是“籃球、夢想、激情”,許景南介紹,匹克的每一雙籃球運動鞋都承載著一個籃球夢想,因為匹克的靈魂來自于籃球,它將回歸籃球,扎根籃球,將匹克精神與籃球精神融為一體。因此,匹克的終極消費者大多是專業的運動團體、籃球愛好人群、以及喜歡體育休閑的人們。
匹克的銷售方式主要是集體訂單采購和連鎖專賣店,專賣店一部分直屬公司,另一部分是各地代理商的店面。“因為產品走的是中高端路線,所以在全國,無論是一、二級城市,還是三級城市,幾乎都能看見匹克的影子,甚至在一些南方經濟發達的小鎮上你也會驚奇發現。”丘榮玉講道。
但是,匹克公司卻對專賣店的開設有一套嚴格的要求。“因為專賣店印有匹克的標志,就代表了匹克的品牌形象,所以它必須符合匹克的專業要求。”丘榮玉解釋。首先專賣店的店面應該選擇在當地人氣十足的地段,結構必須是方正的,總面積應該在80平方米以上;其次,管理者必須具備品牌素質與品牌理念,因為做品牌打的是持久戰;最后,無論市場大小的專賣店,資金上必須滿足自身經營。
“奧運會早已帶來了體育裝備的消費熱潮,而今凡是有消費能力的人都能希望穿上專業的運動裝。北京地區計劃在今年內擴充店面至20余家,明年爭取達60家,最終目標希望實現100家。”丘榮玉對北京市場表示十分樂觀。
與二級代理商的合作與探索,匹克如今對而他們的管理也已有自己的模式,凡是原則上的要求的說一不二,而在原則以外的,則可以大膽放權給二級代理商。舉例來說,匹克會將代理商的店面按其自身條件評估分成A、B、C等類別,根據類別的不同,代理商可享受不同的政策支持,例如:因為政策放寬等,代理商的積極性得到了明顯提升,直接影響就是效益的增加。
此外,為了體現專業,匹克還將在每個終端市場建立一支業余籃球隊,這支隊伍的作用是宣傳中國籃球,同時也是宣傳匹克品牌。“如果每一個代理商建立一支隊伍,最終我們的隊伍將無限龐大,此宣傳效果比高端的電視廣告更直接,更具有影響力。而實際上,這里還體現了一種團隊精神。”在丘榮玉眼里,這絕對是一個金點子。
品牌國際化呼之欲出
匹克品牌每做一次推廣便向國際化靠近了一步。可以發現,自2005年起,匹克全面啟動國際化戰略,匹克產品在國際賽事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在比賽場地、記分臺,以及工作人員統一的服裝上均可以看到熟悉的匹克標志。
匹克品牌從國內的甲A球隊帶到了烏茲別克斯坦、希臘等國家籃球隊;從CBA帶到了歐洲籃球頂級聯賽,再帶進了NBA聯賽。
看匹克明星加盟,從“戰神”劉玉棟到“蝙蝠俠”巴蒂爾,匹克成功開發出產品“戰神系列”專用戰靴,以及征戰NBA的“巴蒂爾1代”。2007年,伴隨“巴蒂爾中國行”的圓滿結束,匹克““巴蒂爾二代”球鞋問世。
8月,當匹克宣布將贊助伊拉克運動隊征戰2008奧運會,幾乎全世界的目光同時將焦距鎖定在了這個中國的運動裝備制造商,因為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中國企業會出來贊助長期身處戰火的伊拉克球隊。此舉令伊拉克奧委會總監Dr.TirasOdishoAnwaya(提拉斯•安瓦亞)和伊拉克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贊Mr.RasimAbtan(拉西姆•阿布旦)對匹克的感激更是溢于言表。
許景南說:“2004年戰后重建的伊拉克首次參加雅典奧運會,其足球隊就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使人驚嘆,2007年獲亞洲杯冠軍讓人震驚。我們看到了伊拉克人的頑強和拼搏精神正與匹克以“Icanplay”為核心的品牌理念和奧運精神不謀而合。”
內人士評價,匹克的這種對奧運營銷戰略的差異化詮釋,既成功的表達了對世界和平的企盼和責任,又進一步推進了其品牌國際化的發展戰略。作為民族品牌,匹克的市場開拓之路非常新穎,他們想別人所不敢想,做別人所不能做,正如它的廣告所說“我能,無限可能。”。匹克正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將躋身國際品牌行列。
據了解,匹克現已建立起成熟的產銷結合的品牌運營體系,目前國內外的匹克經銷代理商共50多家,其中,國外分代理商分別設在澳大利亞、波蘭、巴西等國家,已達到10余家。在國內,匹克在各大中城市共擁有專賣店3000多家,出口業務遍及歐、美、亞、非、澳五大洲。
- 上一篇:李寧上半年銷售額超19億元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