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西葡鞋業大國北京聚首尋求海外合作
第四屆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將于金秋十月在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舉辦。屆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三國展團將攜本國鞋之精華登陸中國。
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舉辦四年以來得到了意大利制鞋鞋業協會、西班牙鞋業聯合會、葡萄牙制鞋鞋業協會等國外協會的大力支持。他們每年組成國家展團參加展會,參展企業和參展面積逐年遞增,而今年國外展團的面積更是達到了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相較于前三屆,本屆博覽會國外展團的實力有了大大的提高。意西葡的展廳面積達到2千余平米,參展企業比上屆多了五成。更令人驚喜的是今年博覽會的國外展團家庭中又將有一位新的成員即將加入——巴西。前三屆博覽會國外展團在展會上取得的可喜成績也使這個南美洲的制鞋大國躍躍欲試。
在這個制鞋行業競爭激烈的時代,為何國外眾多商家如此看好中國的市場呢?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是傳統的制鞋大國,他們以其出色的設計、知名的品牌、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占據著全球鞋業貿易的重要位置。但近些年來,由于全球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等原因,使得這些傳統制鞋大國他們必須尋求新的發展,而中國正是他們新的發展目標。
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國內一線城市的居民中有很多有消費實力的。中國經濟長年穩定的快速增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經濟狀況越來越好,也為中外合作提供了保障。總而言之,中國市場的潛力是無窮的。
另外,歐盟國家的主要優勢是在高檔鞋方面,而中國國內的鞋以中低檔鞋為主。雙方本身沒有什么利益沖突,但如果雙方合作就會在很多方面產生互補,達到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效果,最終實現雙贏。
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為中國鞋業和國外鞋業搭建了一座橋梁,它能夠促進中國鞋業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僅僅是在制鞋技術上,還在于品牌的樹立和企業的管理等。另外,中國加入WTO后面臨著世界市場的競爭,如何應對世界范圍的競爭也是中國鞋業必須學習的。對于國外參展商而言,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是他們進入中國的一道門,開啟這道門等于踏出了中國高端鞋市場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