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人才市場破解"人才標準"難題
“人才標準怎樣制定?人才素質靠誰來評價?”“用什么方法突破不唯學歷、不唯職稱,重在業績和能力?”這是長期困擾人才工作的一道難題。近幾年來,青島市人才市場自主開發《人才素質評價體系》,并積極為企事業單位選人、用人提供人才素質評價支持,開始了“人才社會化評價”的破冰之旅。
開發人才素質評價體系 探索人才評價模型
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后,關于人才標準的討論越來越深入。科學的人才標準應該是多維的而非單一的,是一個由相關評價指標組成的評價體系。而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在于評價指標的選取和量化評價。青島市人才市場廣泛學習吸收了國內外關于人才評價的研究成果,以復合型人才理論和崗位勝任力特征為理論基礎,歷時近三年時間,數易其稿,自主開發出《人才素質評價體系》。《人才素質評價體系》從品德、心理、知識、能力、業績等幾個方面科學遴選了30多項評價指標,建立了人才素質評價一般模型。評價指標不但涵蓋了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方面的內容,責任心、執行力、團隊精神、情商、成就動力等指標也進入了評價的范疇。同時,為增強體系的實用性,體系根據不同的評價要求,設計了一般素質評價、職業素質評價、崗位素質評價等評價層次。并在總體框架下,開發出經營管理類人才、技術類人才、行政類人才、營銷類人才、服務類人才等大類職業人才以及人才市場常用專業人才的具體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和實施細則,可以滿足大多數人才的評價需求,為貫徹“四不唯”(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要求、科學全面評價人才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和模型。
豐富人才評價內容和手段 提高人才評價科學性與認可度
青島市人才市場從1995年開始致力于人才測評工作,是山東省首家、全國首批的人才素質評價機構,并一直致力于建設“專業化、科學化、社會化的人才素質評價機構”。《人才素質評價體系》的開發,實現了人才素質從測評到評價的跨越。與傳統的人才素質測評相比,《人才素質評價體系》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了突破:一是評價指標體系更全面。人才素質測評一般測量人才的心理特征、個性特點或某一方面的能力,而體系則是對人才的品德、知識、心理、能力、業績等要素全方位的綜合評價;二是突出了崗位勝任力要求。根據勝任力理論,體系對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崗位設計了各自的評價指標項目,使評價結果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三是評價方法和手段更為豐富。人才素質測評一般采用軟件測評的方式,手段比較單一,體系則綜合運用筆試、面試、軟件測評、背景調查、評價中心技術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并邀請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等各行業、各領域的專家擔任主要評價人員,以保障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四是評價結果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人才素質測評結果一般為定性的描述,因此結果應用局限性較大。而體系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輸出評價結果,既對每一個評價指標進行定性描述,又對整個評價狀況給出綜合得分,使該體系能為人才個體的素質狀況、企事業單位公開招考、招聘、引進、選拔人才等提供廣泛的人才評價服務。
推介人才素質評價體系 倡導科學人才觀理念
2006年10月,《人才素質評價體系》面向社會正式推出,全新的人才理念與指標體系,突破了重學歷、職稱的傳統人才評價標準,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以推介人才素質評價體系為契機,青島市人才市場實施了科學人才觀宣傳活動。一是在中國人事報、青島日報、大眾日報等平面媒體進行廣泛報道,在青島電視臺、青島電臺等視聽媒體制作專題節目,在各大招聘會現場發放宣傳說明資料,促進單位與人才對評價體系的了解。二是邀請青島市重點企事業單位進行人才素質綜合評價體驗活動。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可口可樂公司、青島市科技局等40余家單位參與了體驗和模擬評價,對評價體系給予了一致肯定,并對部分指標和評價方法提出了修改和完善建議。三是將人才素質評價服務作為人才招聘、人事代理單位的增值服務內容,為其發放免費服務卡,既宣傳了科學人才觀,又提高了公共人事服務的技術含量。四是通過信函、郵件、傳真和單位走訪等方式,廣泛宣傳科學人才觀,通過人才網站等途徑,發起關于人才評價標準討論活動,潛移默化,使科學人才觀漸漸深入人心。
服務單位與人才 積極探索市場化應用路子
從2007年開始,青島市人才市場正式在市場求職人才與用人單位中試用《人才素質評價體系》,僅上半年,就為30多家單位、400余名人才提供了綜合素質評價服務,受到客戶的認可和好評,社會化人才素質評價工作初見成效。
對于求職人才而言,以往簡歷、學歷、證書是職場“三件寶”,單位無從了解求職者隱藏在知識、技能后面個人的品性、心理特征、潛能、崗位勝任力等深層次關鍵要素。現在,求職人才紛紛到人才市場進行系統的綜合評價,通過軟件測評、筆試、專家面試等一系列評價過程,最后拿到《人才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既更好地認知自己,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又可以接受專家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提高求職的針對性和成功率。綜合素質評價比較優秀的人才可以藉此充分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增加求職成功砝碼,還可以獲得人才市場發給的“英才卡”,享受招聘會“綠色通行證”、獵頭推薦服務等多項個性化服務優惠。
針對用人單位的不同需求,《人才素質評價體系》則提供了以下靈活的服務方式。一是為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干部選拔提供人才評價服務。如為青島市總工會、日照港集團等單位選拔中層干部進行全面綜合素質評價,科學選定評價指標,通過筆試、面試、軟件測評等方式,對被試人員進行評價排序。這樣既保證了選拔人才的科學性,又體現了公平、公開、公正的選人機制,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和歡迎。二是為單位后備干部儲備、人才培訓、崗位匹配提供素質評價服務。華夏銀行青島分行、英派斯集團等企業深感《人才素質評價體系》能為單位解決科學人力資源管理的難題。為了挑選素質優秀、有發展潛力的人才作為骨干人才儲備,他們將所有在職普通員工全部進行了綜合素質評價,全面了解每一個人才的優勢、劣勢、性格特征、潛能以及綜合素質的高低,為企業用人、培訓提供了科學依據。三是為單位新招聘員工進行篩選評價。青島市煙草研究所、新華錦集團、中糖物流公司等單位將應聘單位的候選人全部委托人才市場進行評價,為單位挑選人才提供重要參考,有效規避招聘風險,提高了招聘效率和效果。人才素質評價作為人才招聘的必備程序正日益為眾多招聘企業認可和實踐。
完善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 努力邁出人才社會化評價新步
人才評價研究是一個復雜的社會課題,人才社會化評價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青島市人才市場在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還只是初步的。但是,通過探索和實踐,他們已經看到人才社會化評價的積極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它的方向是正確的,市場是需要的,只是要不斷地完善。為此,他們已經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一是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擬成立專門的評價機構“青島市人才素質評價中心”,面向全市提供專業的人才素質評價服務,并積極引進一批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夯實發展基石。二是建立并完善評價專家庫。分行業、專業建立高層次人才評價智力庫,進一步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三是進一步細化專業分類和探討體系適用環境,建立具體評價模型。例如財務專業人才就可以分為會計、出納、審計等不同的子專業,其人才素質模型也有所區別。不同性質、不同行業的單位由于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評價模型既要有普遍適用性,又要能根據特殊要求靈活調整。四是進一步開發、引進先進、實用的人才評價技術和工具,提高科學性和工作效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島市人才市場探索人才社會化評價的腳步將永不停歇,他們已經步上正軌,為貫徹科學的人才觀、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開發正在不懈努力。
- 上一篇:銀川: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負責進行職業測評
- 下一篇:測試:你的溝通情商有多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