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新政實施 穗近26億美元業務受影響
商務部及海關總署7月23日聯手頒布的《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公告44號(下稱“44號文”)將從8月23日起正式實施。繼出口退稅新政7月1日正式實施不到一個月,新一輪出口宏觀調整政策的緊接出爐,引起了國內企業尤其是加工貿易型企業的高度關注。
昨日,市外經貿局、廣州國際經濟貿易學會等多個部門為此專門召開第33次法規政策說明會,旨在幫助廣大外貿企業釋疑解惑,引導企業正確理解和及時應對政策調整,謀求廣州對外貿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此次“44號文”的實施給廣州加工貿易行業帶來的影響并不小。按2006年廣州加工貿易進出口額估算,廣州470多家加工貿易企業將受影響,相當于1/10的廣州加工貿易出口額受到影響。
“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貿易,而恰恰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加工貿易,是支持加工貿易更健康更協調發展的戰略決策”,市外經貿局長肖振宇在會上強調,政策調整在短期內對部分加工貿易企業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尤其是對廣州紡織鞋帽、珠寶首飾、皮革、化工、塑料等傳統優勢產業造成一定沖擊,但從長遠來看,此次政策調整有利于加工貿易的長遠發展,實現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肖振宇表示,為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在政策調整中把握發展機遇,市外經貿局已專門成立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工作小組,并將采取一系列服務措施協助企業“走出困境”,逐步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影響
1470多家加工貿易企業受影響
據統計,2006年,廣州加工貿易實現進出口總額300.02億美元,增長12.86%,其中出口181.49億美元,占地區出口總額的56.05%,加工貿易目前仍然是廣州最主要的出口方式。
根據“44號文”內容,新一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紡織紗線、布匹、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共計1853個十位商品稅號,占全部海關商品編碼的15%。
新政對廣州紡織鞋帽、珠寶首飾、皮革、化工、塑料等傳統優勢產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按2006年廣州加工貿易進出口額估算,470多家加工貿易企業受到此次政策調整的影響,有25.87億美元(不含深加工結轉)列入新增限制類目錄,占廣州加工貿易出口總值的一成多,估算相關企業要增加12.45億元的保證金負擔。
2部分企業或轉產或停產
盡管在說明會上,市外經貿部門表示出了積極的配合的態度,并許下幫助承諾,但400多家自發前來的加工貿易型企業代表,或多或少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擔心和迷茫。
據業內人士分析,四類企業都將受到新政的影響,一是從事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的企業。如果企業要繼續經營原來的商品只能轉為一般貿易,這意味著增加了關稅成本。二是降低出口退稅商品的進料加工,退稅減少了。三是經營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進口料件要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實轉,加大了資金的占壓。四是加工貿易準入門檻提高,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不過,盡管政策實施在即,企業在會上仍抱著嘗試的心態提出了集中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認為臺賬保證金“實轉”將對大多數企業在資金周轉方面造成壓力,希望政府對保證金實轉額度的要求有所放松;另一方面是在內地設廠的港企幾乎都是采取OEM模式出口,在自主創新方面比較薄弱,難于立刻轉型,希望政府能推遲新政執行的時間,令企業有一定緩沖期來適應。
對策
多項措施推動企業轉型
針對國家加工貿易新政,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企業要走出困境,只有不斷提高產品檔次,提升產品質量,形成品牌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這也是規避出口風險的最有效辦法。
肖振宇介紹,廣州外經貿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協助企業“走出困境”并逐步實現產業轉型。包括通過舉辦法規政策說明會、走訪企業等多種渠道宣講國家政策,幫助企業趨利避害,及時調整經營方向;同時向商務部反映加工貿易企業在轉型中遇到的困難和訴求,并及時與業界開展產業升級轉型的信息交流和政策解答;此外,在幫助加工貿易企業開拓內銷渠道的同時,還將從物流便利、信息支撐、人才培訓、市場開拓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引導企業發展自主品牌等。
市外經貿局加工貿易處處長羅坤明認為,就企業本身而言,在充分利用政策過渡期等短期應對措施之外,還應著眼更長遠,實現產業升級;把視線放在產業鏈上下游的研發、服務等環節,或實現自主品牌。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