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店未注冊冒用注冊標志 消費者難索雙倍賠償
據海南經濟報報道,付小姐在?诮夥盼髀贰奥迓鳌毙曩徺I了一雙鞋,但包裝袋、鞋盒、鞋體、發票上的“商標”卻都不一樣的消息。記者近日了解到,由于付小姐和經營者對是否進行“雙倍賠償”無法達成一致,目前這雙鞋還在付小姐手上“滯留”。
工商建議“退貨”
據?谖鲝R工商所工作人員稱,商家所傳真過來的一份商標注冊證書表明鞋盒上“創造吸引力”的商標是經過注冊的,但經過調查,發現在鞋體上的一串英文字母圖樣的商標沒有經過注冊,商家卻在鞋體“商標”的右上角標示已注冊商標的標志。工商部門表示,帶有沒有經過注冊的商標的商品必須在市場上銷售,這種商家在沒有經過注冊的商標上表明已注冊標志的行為,求商家進行整改。
付小姐認為,商家貼在鞋底的標簽和鞋體上的“商標”不一樣,存在誤導。而鞋體上的商標沒有經過注冊卻“冒充”已注冊商標,商家存在不誠信的行為,應該雙倍賠償。對于付小姐的要求,西廟工商所工作人員只作出“商家給予退貨”的調解建議,付小姐如果要求雙倍賠償,可走法律途徑。
律師:可要求雙倍賠償
海口法律熱線袁律師表示,商家價格標簽上的“商標”和鞋子不符,對消費者的購買存在一定的誤導。經過商家解釋,消費者認為所購鞋是“創造吸引力”牌子的鞋后,卻發現鞋體上的“商標”沒有經過注冊。雖然商標沒有經過注冊的商品可以在市場上銷售,但在鞋體上使用表明已注冊的標志,不僅工商部門要介入處理,對于消費者來說也存在一種信息誤導,以為自己購買的就是該牌子的鞋,因此,袁律師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付小姐可要求雙倍賠償。但袁律師認為,法律雖然有規定,但商家和消費者也可考慮工商部門的調解建議,只作退貨處理也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