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稅務人才需求加大
即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對內資企業及外資企業的所得稅予以統一。“兩稅合一”的到來,以及國家在稅制改革上的一系列動作,使得企業開始聘用專職稅務人員。稅務專才成為企業財會人才需求中的“新寵”。
需求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稅務復雜程度的加劇,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咨詢服務機構對稅務人才的需求都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
據分析,國際化的稅務交流對政府征管人員的要求越來越專業化,政府需要大量高、精、尖的征管人才,而不光是從事政策研究方面的人才。比如,中國的稅務機關對轉讓定價問題越來越重視,這就需要更加專業化的人才。
企業層面,跨國企業專設稅務職務的現象很普遍,而這種現象在國內很多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出現。對于國內需要走出去的大型企業,稅務問題已經不再是簡單地和稅務局對話,需要從專業角度進行研究,制定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稅務計劃。
所以,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稅務工作的重要性,專職稅務專業人才的需求將進一步凸顯,更多的財會人員會分離成為專職的稅務人才,稅務專才的空間也將更加寬廣。
職業素養
與企業中的會計不同的是,稅務籌劃人員通過對國內外稅收法規、制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夠幫助企業在符合稅法的前提下,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精密規劃而獲得節稅收益。因此,稅務籌劃的“含金量”更高,盡管很多企業的稅務職位是新設的,但招人卻是“寧缺勿濫”,設置了較高的門檻。
無論是外企還是國內企業,稅務專職人員通常必備這么四個條件:
●學歷背景:財會、會計、經濟類本科以上學歷;
●工作經驗:跨國公司或著名會計師事務所至少3年工作經驗,具備注冊會計師或注冊稅務師資格或律師職業資格;有四大會計事務所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
●專業技能:精通國家及當地的會計法、稅法和相關規定,具備較強的財務分析、稅務規劃能力;外資企業以及有海外業務的企業還需要熟悉國外某些國家和地區的稅法、稅制等;
●通用能力:很強的溝通能力,熟練使用外語。
培訓進修
●注冊稅務師資格認證數據顯示,我國從1996年實施注冊稅務師資格制度以來,截至目前共有6萬多人取得職業資格,與需求相比,缺口十分明顯。目前,稅務師的收入水平是普遍比較高的,而業務好的稅務師可以和注冊會計師不相上下。
據了解,注冊稅務師的考試難度非常大,通過率很低。有不少求證者甚至放棄工作全力赴地考證,卻往往通不過。專家表示,稅務師考試有難度,專業性也非常強,從以往積累的經驗看,有財會、經濟、法律專業背景的考生通過的可能性大些,而沒有專業背景,知識水平又偏低的考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大專院校的進修課程
目前,各高校都設置了專門針對在職人士的進修課程。比如人民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不少高校的進修課程還可以申請碩士學位,滿足了在職人士進修的需求。
Tips:背景資料
原先,專門設置稅收部門或招聘專職稅務專業人員的企業并不多,以少數跨國公司為主。中國加入WTO后,關稅逐步下調,國內企業與跨國企業同臺競爭,國內企業要盡快掌握稅務籌劃方面的技能,增強企業競爭力;隨著新一輪稅制改革的深入,稅收征管越來越嚴格,缺乏有效稅務管理的企業正面臨巨大的稅務風險;另外,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走出國門,雙方都涉及到很多前所未有的稅收問題。各類企業迫切需要懂稅務政策,會稅務籌劃,能實際操作的稅務管理人才,以協助企業控制稅務風險。
今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通過,新稅法已對內資企業及外資企業的所得稅予以統一,統一稅率為25%。在新稅法出臺前,中國內資企業支付的企業所得稅率為33%,而外資企業的平均實際稅率約為15%。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外資企業失去了廣泛享有的稅收減免及低稅率的優惠政策,促使他們制定出相關策略,通過國際稅收規劃來增加全球稅務利益,在規劃中應更多地考慮國際通行的稅項規劃工具。而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新稅法帶來的變化也要求他們更加重視稅務規劃。
“兩稅合一”近在眼前,國家有關稅制改革的動作還在繼續,顯然,這是“敦促”企業加緊增設稅務部門、增聘專業人才的主要動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