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頂尖鞋企10月將現蓉城 貿易沖突有望緩解
記者8月15日從成都獲悉,歐洲制鞋大國意大利、西班牙將派50家左右頂級制鞋企業參加今年10月在成都舉行的“2007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有望緩解中意、中西雙方的貿易摩擦,推動國際鞋業和諧發展。
中國女鞋之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女鞋生產基地,聚集著1500多家鞋企和配套產業鏈。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武侯區區長劉玉泉表示, 中國制鞋業在勞動力資源、原料資源和基礎設備等方面具有巨大優勢,能在過節制鞋生產布局及國際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但中國鞋業無論在設計、研發還是品牌上都與意大利為代表的歐洲同行有差距。
“中歐完全可以通過優勢互補避免目前的貿易摩擦,中國可以主動幫助歐洲高檔皮鞋在國內開拓高端市場,歐洲也可以通過支持中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劉玉泉說。
近幾年,我國鞋業生產規模在快速擴大的同時,出口也不斷增加,據統計,2006年我國鞋類產品出口額達到近190億元 ,占全球出口總額的60%左右,出口國家和地區集中在美國(占36.5%)、歐盟(占17.5%)、日本(占6.6%)。
中國鞋類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的不斷增加對歐盟等國鞋類產品的出口造成了不利影響,很多國家通過反傾銷、關稅壁壘等手段以限制中國鞋類產品向歐盟國內出口,鞋業貿易摩擦頻頻發生。
劉玉泉指出,此次來參加采購節的意大利是全球公認的制鞋王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鞋技術、歷史上最悠久的制鞋企業和市場上最高端的鞋產品,但其制鞋傳統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產量不高,致使其在營銷推廣方面困難重重;西班牙則是多為手工制鞋。
“正由于中意、中西雙方信息不對稱、行業內部交流不夠,直接導致了貿易摩擦加劇,此次采購節以國際論壇的形式,通過中國鞋業界與國際鞋業界的直接對話,有利于增進雙方溝通和交流,對緩解雙邊貿易摩擦有重要意義。”劉玉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