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展打造名牌專業展
2007-08-15 08:43:2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隨著各行業企業自身不斷發展的需要,參加行業內最具權威的展會已成為企業走出地方,走向全國,再奔赴世界的最佳營銷方式
有人說,一個廣交會曾成就了多少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夢想,有許多國內的大品牌走出國門的第一筆訂單就來自于此,如今的廣交會自然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名牌展會。而參加展會也逐漸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尋找出路的主戰場,對它們來說,一年能搞好兩三次展會,就會完成預定銷售任務的一大半。于是,龐大的需求催生了展會經濟,也使得各種名頭的展會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而面對如此之多的展會,企業迷惑了,他們不知該選擇哪些展會才好!
警惕展會“陷阱”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供求信息、技術信息、行業發展信息越來越受到企業的追捧。于是,北京、上海、廣州、大連、成都的展會業十分活躍,基本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西部”5個展會經濟產業帶。據悉,僅2005年,我國國內展覽項目數就為3800個,出國展覽項目數為950個,全國展覽收入總額達到127億元。目前,我國經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的國際性展覽會認證數量僅次于德國和俄羅斯,排在世界第三位。
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李玉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展會是近幾年才熱起來的一種商業模式。好的展會,可有效地拉近產銷雙方的距離,提供一個有效成交和提升產品品牌的平臺。但由于展會經濟的過快發展,必然會導致良莠不齊的現象。有的展會組織者只關心招商工作,一旦參展商交了費,后續的服務就跟不上了,使得整個展會人氣不足、冷冷清清。這樣,不但毀了組織者自身的品牌形象,也使參展企業患上了展會‘疲勞癥’,更不利于展會經濟的長遠發展。作為參展企業,往往是直接的受害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其結果卻是徒勞而返。以我國皮革行業為例,每年大大小小的展會約有36個,而一個企業不可能全都參加,他們只能通過選擇,來參加幾個有實力、有信譽、有人氣,并已在業界形成一定影響和規模的名牌展會。因此,企業要學會如何辨別展會組織者的能力,量力而行,從多個渠道來判別其信息,防止掉進展會組織者編織的招商陷阱中。”
迎合企業需求
“通過一個名牌展會,企業可以接觸全國乃至全球的經銷商資源和產業信息。隨著全球競爭一體化,目前,區域性的展會已對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了。”李玉中解釋說,“能真正對企業有所幫助的,除了廣交會這樣綜合性的知名展會外,權威性的專業展會已成為各行業企業的必選。有時候,專業展會的效果會比綜合性的展會針對性更強,效果更明顯,專業觀眾也更多,專業展會的主要作用是信息交流、貿易洽談、尋求合作、展示品牌形象、研討共性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成功的展會,成功的展會有助于企業的成功。企業在遇到急需解決的問題時,可以通過參加專業展會,通過與業界人士的交流,從而獲得較好的解決方案。一個展會的好壞,要看它是否能為企業帶來了真真正正、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中國國際皮革展’是我們中國皮革協會培養了10年的成果,在展會上,溫州聚雅鞋業公司與歐盟的企業簽署了兩個大訂單,從而完成了從一個區域品牌走向國際市場的跨越。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國際皮革展上簡直是不勝枚舉。所以,我們今年展會的招商方案出臺還不到一個月,展位幾乎就被一‘訂’而光。我想,企業需要的應該就是這樣的展會。”
面對越來越多的展會,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改善專業展會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讓我國的展會經濟朝著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方向健康發展。
有人說,一個廣交會曾成就了多少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夢想,有許多國內的大品牌走出國門的第一筆訂單就來自于此,如今的廣交會自然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名牌展會。而參加展會也逐漸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尋找出路的主戰場,對它們來說,一年能搞好兩三次展會,就會完成預定銷售任務的一大半。于是,龐大的需求催生了展會經濟,也使得各種名頭的展會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而面對如此之多的展會,企業迷惑了,他們不知該選擇哪些展會才好!
警惕展會“陷阱”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供求信息、技術信息、行業發展信息越來越受到企業的追捧。于是,北京、上海、廣州、大連、成都的展會業十分活躍,基本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西部”5個展會經濟產業帶。據悉,僅2005年,我國國內展覽項目數就為3800個,出國展覽項目數為950個,全國展覽收入總額達到127億元。目前,我國經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的國際性展覽會認證數量僅次于德國和俄羅斯,排在世界第三位。
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李玉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展會是近幾年才熱起來的一種商業模式。好的展會,可有效地拉近產銷雙方的距離,提供一個有效成交和提升產品品牌的平臺。但由于展會經濟的過快發展,必然會導致良莠不齊的現象。有的展會組織者只關心招商工作,一旦參展商交了費,后續的服務就跟不上了,使得整個展會人氣不足、冷冷清清。這樣,不但毀了組織者自身的品牌形象,也使參展企業患上了展會‘疲勞癥’,更不利于展會經濟的長遠發展。作為參展企業,往往是直接的受害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其結果卻是徒勞而返。以我國皮革行業為例,每年大大小小的展會約有36個,而一個企業不可能全都參加,他們只能通過選擇,來參加幾個有實力、有信譽、有人氣,并已在業界形成一定影響和規模的名牌展會。因此,企業要學會如何辨別展會組織者的能力,量力而行,從多個渠道來判別其信息,防止掉進展會組織者編織的招商陷阱中。”
迎合企業需求
“通過一個名牌展會,企業可以接觸全國乃至全球的經銷商資源和產業信息。隨著全球競爭一體化,目前,區域性的展會已對企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了。”李玉中解釋說,“能真正對企業有所幫助的,除了廣交會這樣綜合性的知名展會外,權威性的專業展會已成為各行業企業的必選。有時候,專業展會的效果會比綜合性的展會針對性更強,效果更明顯,專業觀眾也更多,專業展會的主要作用是信息交流、貿易洽談、尋求合作、展示品牌形象、研討共性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成功的展會,成功的展會有助于企業的成功。企業在遇到急需解決的問題時,可以通過參加專業展會,通過與業界人士的交流,從而獲得較好的解決方案。一個展會的好壞,要看它是否能為企業帶來了真真正正、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中國國際皮革展’是我們中國皮革協會培養了10年的成果,在展會上,溫州聚雅鞋業公司與歐盟的企業簽署了兩個大訂單,從而完成了從一個區域品牌走向國際市場的跨越。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國際皮革展上簡直是不勝枚舉。所以,我們今年展會的招商方案出臺還不到一個月,展位幾乎就被一‘訂’而光。我想,企業需要的應該就是這樣的展會。”
面對越來越多的展會,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改善專業展會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讓我國的展會經濟朝著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方向健康發展。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看辛集皮革產業如何轉變增長方式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