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鞋企森達成功規避歐盟“反傾銷”
不久前,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鞋商與中國鞋王———江蘇森達集團簽訂了長遠戰略合作協議,首批6萬雙森達品牌皮鞋將直銷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高端市場。據統計,自2006年3月歐盟對中國皮鞋實行“反傾銷”以來,森達已向境外銷售皮鞋400萬雙,在國內鞋企面臨出口窘境的情況下卻“一枝獨秀”。
國內制鞋企業森達何以能夠成功規避歐盟“反傾銷”?個中的奧秘是什么呢?
躋身高端市場
2005年1月,針對中國“入世”后紡織品、鞋子的三年配額期滿,中國出口商品增加,歐盟隨即扯起“反傾銷”和“非市場經濟地位”兩面大旗。
然而,歐盟對中國鞋反傾銷主要針對的是低檔低價鞋類產品。國內鞋企倘若能夠研發高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高的鞋類產品,仍然可以進入歐盟鞋業高端市場。森達為擺脫國內制鞋業普遍存在的“以量取勝”、“低價擴張”的增長模式,投資6億元在上海建成了國內現代化、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出口皮鞋生產基地。該基地從歐洲引進24條世界最先進的制鞋全套生產流水線,年產高檔皮鞋300多萬雙,其中90%以上銷往美國、日本、英國、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此外,森達在意大利、西班牙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聘請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鞋業設計大師,與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國家的皮鞋設計事務所建立起長期合作的關系,同步享受國際鞋業資訊,使自己始終能夠站在時尚的前頭。
目前擁有50多名國際設計大師的森達鞋業,融東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每年為全球消費者創造6000多款時尚、新潮、舒適的男女皮鞋。如今,意大利設計大師為森達設計的新款鞋樣,傳輸到森達打成鞋版,只需要20分鐘。
打造自己的品牌面對歐盟的反傾銷“制裁”措施,除了中國鞋企和相關機構采取針對性的實際行動積極應對外,鞋企要做到打鐵更需自身硬,苦練內功,積極向國外輸出皮鞋品牌,這是規避“反傾銷”的另一法寶。
1998年開始,制鞋強國意大利三家著名的制鞋企業欣然為森達品牌貼牌打工,產品銷往歐洲市場。自此,森達開創了民族鞋業品牌輸出之先河。之后,森達相繼在美國、巴西、古巴等國家和地區建立營銷機構。
近年來,森達把創建名牌作為企業發展的一根主線:以300萬元年薪聘請了臺灣女鞋設計大師蔡科鐘,當年設計冬靴300多個品種,在市場上引起轟動;意大利制鞋大師馬尼龍格也加盟森達,為他們帶來了世界最前沿的皮鞋設計和制作設備;同時加入馬德里協定從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為森達營造了外部環境。
早在2004年9月30日,森達就與具有180年歷史、國際非運動類第一皮鞋品牌clarks結成全球戰略合作聯盟。此前,森達與全球童鞋第一品牌naturino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拓展童鞋高端市場。通過利用上海的國際化氛圍,與國際經銷商開展廣泛合作,不斷熟悉和掌握國際貿易知識和世界競爭規則,通過資本、品牌和文化的輸出,在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創辦世界一流的本土化的森達制鞋企業。目前,美國、巴西、西班牙等8個國家的鞋商在森達的上海基地設立了辦事機構,前不久美國鞋商的一張訂單就是100萬雙。同時,森達還與英國的clsrks、巴西的bcbg等結成了品牌聯盟,以“品牌換品牌、市場換市場”的資源互置方式,共享對方的品牌、市場、網絡。森達產品以這個基地為捷徑,更快捷地走向國際市場。
目前,森達已與40多個國家的100多家國際鞋商建立合作關系。在森達上海永旭出口基地,來自意大利、法國、美國等20多個國家的訂單,讓12條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每條生產線日產量達到1800雙。
森達成功規避歐盟“反傾銷”的實例,對中國其他鞋企具有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