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套題就知什么"命"?
同做一套測試題,兩人“命運”迥異:今年剛畢業的小董被公司安排去做業務員,而一起來的同事卻成了業務經理。記者在招聘市場上看到,最近性格測試成為許多公司招聘的必做項目。
15分鐘測200題
今年研究生畢業的小趙參加了5次招聘專場,面試過的單位也有十五六個。“有一半公司要做性格測試,最厲害的一個要求15分鐘完成200道選擇題。想都來不及想,第一感覺是什么就勾什么。”
“你愿意一個人獨處嗎?你不喜歡社交活動?你凡事很有主見?”島城一廣告公司在招聘時用這些問題來考察應聘者的性格是否適合這份工作。要應聘者畫一幅簡筆畫則是凱旋大廈里一家外貿公司的測試題,招聘者認為從畫中能看出測試者心理,比如依賴感是否強烈,是否服從規矩。時間緊張是為了測試更準確。
測完可畫“職場像”
在外貿企業做人力資源管理的柴先生手里有一套進口的性格測試測評工具。這種霍蘭德職業傾向測試工具定期更換題庫,柴先生要做的是把求職者的測試結果輸入電腦,系統能自動得到其性格是否和崗位要求相符的評判。
人才市場人才儲備庫工作人員介紹說,最近外地引進了一款性格測試產品,可以幫測試者畫出一張內心的面孔,臉細長屬于自制型、眉毛的角度代表順從性、鼻子、嘴角都能看出跳槽幾率等等。
公司依賴做測試
與傳統面試相比,被采訪公司都表示性格測試更必要。有的公司則認為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理論知識的考察都不如心理測試結果真實,性格測試不容易蒙混過關。測試者如果想“虛構心理”,很有可能踩到“地雷”。
性格測試除了用在招聘上,許多企業也喜歡用它來改善員工之間的關系。“坐我后面的大哥說話尖刻,我以為他對我有成見,后來一測,他就是不善社交的性格。”在媒體工作的孫女士說,知道了對方的“本性”,也就不再計較了。
做人力資源管理的柴先生介紹,有的崗位需要積極的,有的需要嚴謹的,還有的公司是看應聘者和同事能不能和諧相處,這都依賴測試結果。
準不準要看分析師
不少畢業生對此表示質疑:工作能力要在工作中體現,也有的需要慢慢鍛煉,僅憑一個測試就“定終身”,感覺不合理。
“現在心理測試網站泛濫,做十幾個選項就能點擊看答案,要是公司拿著這種不科學的題招聘,就是害人。”人才市場人才儲備庫工作人員認為,測試合理,但合理程度由分析師的水平決定。很多企業在招聘和提升員工時,開始采用以心理學、數理統計等學科為基礎研發的測評工具,據說準確率可達63%到67%。“不少大學生想給企業留下好印象,往往裝飾自己,這反而降低了自身的可信度。”
- 上一篇:白領麗人十大必學保養秘訣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