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摩擦出現新動向
今年以來,不僅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我國出口產品頻頻發難,一些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產品發起的反傾銷案也越來越多。據商務部統計,截至5月底,共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32起,涉及金額4.8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涉及寧波企業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共有11起(其中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有6起),涉案企業300余家,涉案金額5000余萬美元。
發展中國家漸成反傾銷“主力軍”
提到反傾銷,一些企業總是誤認為只有把大量產品低價出口到發達國家才有可能成為被告,出口至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則是越便宜越好。而實際情況卻相反,繼發達國家之后,發展中國家逐漸成為對中國發起反傾銷的“主力軍”。
今年2月,埃及正式對中國產的圓珠筆和彩筆提起反傾銷訴訟,我市有貝發、彬彬、海田、億泰等10多家企業涉案,案值達300多萬美元。6月,墨西哥經濟部對原產于中國的塑料卷筆刀作出反傾銷終裁,自6月13日起征收10美元/公斤的反傾銷稅。其中寧波彬彬文具對墨西哥出口是全國涉案企業中最多的,約20萬美元。
最近兩個月,印度、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為保護本國的相關產業,紛紛運用“兩反一保”(反傾銷反補貼和采取保障措施)限制中國產品進入。自2006年6月起,印度政府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絲綢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7月12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真空吸塵器和電熨斗實施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7月份,阿根廷對原產于中國的一次性可刻錄光盤進行保障措施調查……一些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產品幾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有關統計顯示,目前各國對我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中,發展中國家占了60%以上。在對中國反傾銷調查前1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中,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巴西、埃及、哥倫比亞等發展中國家榜上有名。
“兩反一保”所涉產品品種增多
從上半年案例來看,國際貿易摩擦的另一個特點是涉及產品品種大幅增加。機電產品從過去的一次性可刻錄光盤、打火機、空調,擴展到了不銹鋼緊固件、電熨斗、吸塵器、開關、滾珠軸承等。紡織貿易摩擦開始向產業鏈上游———紡織原料蔓延,聚酯短纖、聚酯合成纖維、粘膠纖維紗線等先后被一些國家列入傾銷產品。此外,節能熒光燈、復合木地板、鞋類產品、盒裝鉛筆、閥門、鎖、家具、建筑用配件以及玻璃制品、軟體家具等輕工工藝品也成了被調查的熱門產品。其中,打火機、聚酯短纖、盒裝鉛筆等直接指向我市的優勢產品和出口龍頭企業,對我市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金額雖小但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我市出口企業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發起的反傾銷案的應訴率很低。市外經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我市涉及的案件多數金額不大,但不能因為貿易額小就對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反傾銷案件掉以輕心。
企業面對國外反傾銷時應積極應訴,提高抗爭能力。兩年前,南非對原產于中國等四個國家的汽車輪轂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寧波英達皇公司在機電商會的幫助下聘請律師積極應訴,經過據理抗辯和反復交涉,今年2月南非終止了該案的調查。實踐證明,在發展中國家對我國企業提出的反傾銷案件中,凡是中國企業主動應訴和抗辯的,要么是中國企業勝訴,要么是迫使對方減少反傾銷額度,出口企業的損失被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據悉,為了支持我市企業積極參加出口應訴,從2005年度起,我市調整了進出口公平貿易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企業赴國外進行抗辯、交涉、游說、參加會議等活動,均可獲得財政資金的資助和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