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訂單向西飄 成都迎來新利好
本月23日,我國將實行新的《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2247種商品將被列入“限制”目錄,其中1853種都是新增商品。對此,昨日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新政的實施,無論是對成都出口企業,還是對有意向西部轉移的沿海企業,都是一個利好消息。
機遇出口訂單將向中西部轉移
“新政對中西部地區來說,有著明顯的傾向性。”該負責人表示,一是在保證金臺賬管理上,加工貿易經營企業和加工企業同時屬中西部地區的,開展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業務,多數無違規記錄的A類和B類企業將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空轉”管理,只有有過違規記錄的C類企業實行臺賬100%“實轉”管理;而東部地區企業開展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業務,均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實轉”管理,“也就是說,增加了沿海企業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出口的運營成本,變相提高了中西部企業同類加工貿易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二是在新企業的市場準入方面,對東部地區擬新開展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的企業實行準入限制,即2007年7月23日前未獲得外貿權的東部地區企業,不予受理其開展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業務申請!斑m當控制了參與這些產品競爭的市場主體,在此情況下,沿海地區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的出口訂單就會向中西部企業轉移。”
同時,最重要的是已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使用成本上升、勞動力匱乏困擾的沿海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產品和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給成都承接轉移將提供實實在在的機遇。
優勢成都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
“加工貿易是投資少、見效快的貿易方式之一,也是促進利用外資,擴大進出口業務的主要形式!痹撠撠熑吮硎。
成都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特別是機械、電子產品的開發、加工和制造能力以及醫藥、生物工程、高分子等高新技術的應用研制能力較強,并且擁有一批工業集中發展區和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區等承接加工貿易發展的載體,隨著我市投資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使我市具備了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的條件。從今年上半年我市加工貿易的現狀看,全市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64.51%,其中出口5.46億美元,同比增長215.69%;進口5.74億美元,同比增長129.13%。加工貿易產品主要以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主,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分別出口4.91億美元和4.14億美元,增幅分別為348.16%和328.61%。
重心吸引技術和勞動密集型企業
據悉,本次公布的限制類商品目錄共2247個十位海關商品編碼,其中的1853個都是新增的,新增限制類商品占到海關十位商品編碼的15%,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紡織紗線、布匹、家具、金屬粗加工產品等多個勞動密集型行業。
“而我們可以看到,在東部加工貿易業務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服裝等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新政實施后,這些企業的成本將提升,生產出口也將受到限制,簡單地說,別人不能做了,而我們還可以,從而避免了成都的區位劣勢。同時,在我市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向產業工人轉移的過程中,這類產業不需要就業者擁有復雜技能,也可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因此,我市目前已經確定了在這一輪機遇中將重點引進的加工貿易企業領域——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品交貨期較長和產品采用空運等類型的企業。同時,也確定了分區域錯位發展的措施:高新區、經開區和出口加工區要大力引進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等為主的高附加值項目;工業基礎較好的區縣要引進機械等機電類加工貿易項目;遠郊區縣要以服裝、皮革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源性和農產品加工等加工貿易項目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