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糧漲價 養殖戶被迫放狐貍
昨日一大早,南臺鎮糧窩村的蔡大叔來到自家后院,從300多只飼養的狐貍中挑選出三只“不咋樣的”放掉。這在別人看來奇怪的事,蔡大叔卻認為很正常,“這些狐貍到秋天賣不上價,吃的還貴,最后只能是賠錢,還不如趁早放了!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南臺鎮糧窩村,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草叢和樹林里有狐貍出沒。村民告訴記者,這些都是養狐貍的人家放的,近些日子前前后后一共放了四五十只了。村民徐維剛告訴記者,他曾經逮過一只狐貍,送還給狐貍養殖戶,結果人家看了一眼說:“這狐貍賣不上價,還是放了吧。”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養殖戶狠心地把狐貍放掉呢?
在糧窩村,蔡大叔養狐貍已經有八個年頭了,最多的時候他家前后院有五六百只狐貍。蔡大叔告訴記者,這里的人養的大多是藍狐。以前養一只狐貍成本才80多塊錢,狐貍皮能賣到300-400元錢,最貴能賣到500多元錢,“那時候確實挺賺錢。”
和以前相比,現在養一只狐貍的成本翻了三倍。“這狐貍愛吃魚肉蛋,頓頓少不了魚,就連專門飼料都3.2元一公斤!辈檀笫逅懔艘还P賬:現在養一只狐貍成本達240元;到11月份收狐貍的時候,一米長的好狐貍皮可以賣到300元多一點,次一點的能賣到240-250元,其余的皮只能賣到100元錢;配一只狐貍要100元錢,打疫苗也要錢,扒一只狐貍皮人工費2元錢;狐貍肉都被皮販子以每只兩元的價格收走拿去做火腿腸。這樣算下來,養一只狐貍基本是賠錢。
此外,由于近年養狐貍的人掙了不少錢,許多村民一擁而上,光糧窩村就有40多家養狐貍,“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養狐貍,這塊市場已經飽和了。”蔡大叔無奈地說,“不如現在就把狐貍放了,減少損失!
- 上一篇:河北棗強皮毛交易市場項目竣工投產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