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產業:缺人比缺錢更麻煩
編者按在“自主創新”的發展趨勢下,市領導提出,要從“泉州制造”向“泉州創造”跨越、轉型。創意正是創新的一種,從“泉州制造”向“泉州創造”的跨越過程中,正需要借助創意的力量,把文化、科技融合到傳統產業當中。然而,剛剛興起的創意產業,也遇到了它的發展瓶頸———
A
一段有趣的對話:什么更賺錢?
在日本松下和美國時代華納的總裁之間,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松下總裁說:“電視機、錄像機、DVD等,很多是美國人發明的,但最后都是日本人在生產制造!彼上驴偛煤茯湴恋卣J為,是他們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電器,然后賣到全世界。
時代華納的總裁就反駁說:“我在5年之間大概也就買一兩臺電視機,然而,我卻每天都賣內容給電視用戶。因為買了電視機以后,沒有內容和節目,電視機就成廢物了。所以,你這5年賣給我一兩臺電視,但我卻每天都在把內容賣給你。你說,哪一個盈利更大,賺錢更多呢?”
把電視機當作商品是傳統產業,而把電視節目當作商品則屬于創意產業。所以,我們每天都在消費著創意產品卻不自知。
數字往往更為直觀,更具說服力———全世界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在一些國家,增長的速度更快,美國達14%,英國為12%(創意產業已經成為英國的第二大產業,占GDP的7.9%,僅次于金融服務業。)
B
一個要命的麻煩:人才不夠用
創意離不開人。
當創意成為產業,人才就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沒有人才,就沒有產生創意的主體,也就沒有撬動整個產業發展的力量。
隨著行業的發展,創意越來越受重視,相當多與創意相關的崗位虛位以待。它們來自包括廣告、網游、動漫、會展、影視等行業在內的創意產業和一些需要創意支持的傳統產業。
以動漫產業為例。目前中國的動畫產業人才只有8000人左右,平均學歷為大專。而影視動畫人才總需求量約15萬人,游戲動畫人才總需求量約10萬人,人才缺口相當大。我省規模最大的動漫公司大拇哥動漫股份有限公司,就一直在“花大力氣招聘”,但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具有實戰經驗的制作、創意人才還缺一大批。
把目光投向泉州本地的優勢行業服裝鞋帽,記者發現,在人才市場和招聘網站上,服裝/鞋帽設計師、制版師常常是高掛在“招賢榜”第一位的急聘職位,而具備原創設計能力,有對口設計經驗,能把握市場趨勢的優秀設計師,更是企業爭搶的對象。
一將難求。
廣告行業同樣如此。有關調查顯示,我國目前僅廣告公司創意人才的需求缺口已達到74%。創意的優劣決定了廣告的效果,創意總監、創意設計人員、平面制作、文案等創意職位人員是廣告公司中薪水最高,也是最緊俏的人才。
“以前人才市場上這類職位的需求相對比較少,現在這類職位比重越來越大,而且擴展到更多行業!比菔腥瞬胖行母敝魅吸S吉蘋表示,早先,很多行業幾乎沒有真正的設計,不是接單加工,就是直接模仿,而現在不進行自主創新,企業根本就難以立足,所以創意設計人員的需求在很多行業都出現了。
此外,從業人員中普遍缺乏經驗也是一大問題。因為是新興行業,所以目前文化創意行業從業者大多工作經驗積累較少。所以,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如何從這些經驗有限的人當中遴選出高質量的人才,也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因此可以說,創意人才的極端匱乏成為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
C
一個誘人的條件:收入挺不錯
“人才不僅僅是人才,更是資源和發展動力!闭驗閯撘猱a業的特殊性,作為管理者的大拇哥動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輝德把人才當作是無形的第一財富。
從這個角度看,用有形的財富換更多的無形財富是一筆“劃得來”的買賣。所以,不少創意產業的老板給優秀員工開出了不錯的薪酬——
7月12日,《征途》董事長史玉柱發表演講時透露,網游行業最短缺的人才是策劃研發人員。《征途》這兩年一直在招聘這方面的人才,甚至讓招聘人員把年薪開到1000萬元,但還是很難招到優秀的人才。
年薪千萬畢竟是鳳毛麟角,但這至少反映了創意人才到底可以“值錢”到什么程度。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創意人才的“普遍行情”———來自北京的調查顯示,創意產業過半員工年薪在5萬元以上,其中年薪在5萬至10萬元范圍內的大約有35.38%,在10萬元以上的則占18.46%。
游戲行業中的游戲制作人、創意總監、研發總監等年薪平均在50萬-80萬元之間。動漫行業中成熟原畫師的年薪也在30萬-50萬元之間。廣告行業的創意人才收入也不低,在北京、上海等廣告業發達的大城市,創意總監的年薪一般在20萬元左右。記者了解到,在我市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的年薪大約也在8萬-10萬元之間,相對于其他行業,薪酬比較可觀。
D
一個想不通的問題:有錢還招不到人?
普遍的較高薪酬卻招不到適合的人才,問題出在哪里呢?
業內和學界普遍認為,人才培養機制是一大問題。
近年來,國內各大高校紛紛設立與創意設計、策劃等相關的應用型專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設立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專院校已經達到1400多所,每年畢業生數量約有10多萬。
大量專業對口的畢業生涌入職場,企業缺人的現狀卻沒有改變———這些畢業生中,真正滿足企業需求的創意人才并不多。
“很多院校都是跟風而動,設置專業時盲目上馬,在師資上沒有保障,比如說,教創意的老師本身毫無實戰經驗,也無創意可言,那么他們教出來的學生又怎么可能做得出好的創意呢?”江紹雄既是藍道(中國)創意總監又是華大藝術系教師,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相信很具代表性。
“一些學校提供的教育常常過于學術化,讓學生花很多時間學一些不太實用的東西,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可以說與市場和實踐離得比較遠。”大拇哥張輝德表示,接觸到的新人中,畢業就能用的現成人才幾乎沒有,經培訓很快上手的也很難得。“招這樣的新人到公司里,又要培訓,又不確定培訓后能不能用,無形中給公司增加了很多成本,所以我們更傾向于招聘有經驗的人才!
此外,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也很突出。一是缺少高端原創人才。與記者接觸的過程中,有多名企業管理者提出,他們所在企業的多數創意人才屬于復制型或模仿型,真正能夠創新的還很少。這種人才結構導致原創產品很少,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二是缺少經營人才。將創意產業化,需要能將創意內容產業化和市場化的經營人才。實踐證明,創意人才往往不具備市場經營才能。受訪的幾位企業管理者普遍認為,缺乏能將創意作品“產業化”“市場化”的經營管理人才。
從地域的角度講,城市對人才的集聚效應也是不能忽視的。在創意產業里,與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相比,泉州甚至廈門與他們的差距還相當遠,“打個比方,就是還屬于第三世界”。
很多創意人才都喜歡往一線城市跑,一是機會比較多,二是發展空間更廣闊。為此,要把人才爭取到本地,必須花比一線城市更大的代價,按張輝德的算法,“除了更高的薪水之外,還要提供住宿、探親機票,用人成本至少要高出50%”。
E
一個樂觀的預言:“80后”有希望
要把創意產業做好,就得把“人才”這門功課做好。
作為行業內的代表人物,江紹雄和張輝德都采用了一樣的模式:自己培養。
借著在華大擔任藝術系教師的便利,江紹雄把不少優秀的學生招至自己麾下。進入公司后,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機會,讓他們一邊做一邊學。
而張輝德則選擇了辦學。他的理由是,動漫方面的人才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沒有掌握基礎技術的人,在工作中是學不出來,因為根本什么都干不了。也因此,張輝德創辦的學校更注重實踐,三年的學制,一年半學習基礎知識,一年半用于實踐。在師資方面,也將讓最具實戰經驗的業務骨干上陣,“務必讓學生學到最有用的知識”。
不守紀律、眼高手低……“80后”步入職場讓不少單位領導大傷腦筋。然而,創意產業卻挺需要這些行為不羈、思路開闊的“80后”。
我們一起來看看業內專家總結的創意人才的特質:
專業功底深厚。在所在專業領域有深厚的專業背景、技能,行業經驗豐富,對所在行業的發展、未來趨勢非常了解,并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敏銳的嗅覺。創新是創意產業從業者的生命力所在,而保持創新的重要源泉,就是不斷接受新信息,對新生事物和變化極為敏感,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接受最新的信息。
不斷突破傳統。從不墨守成規,不愿意安于現狀,總是異想天開,天馬行空。創新就是突破傳統,創意就是新點子,一個思維方式保守、知識結構陳舊的人不可能成為引領潮流的先行者。
包容,兼收并蓄。善于汲取不同專業的創意元素,與自己所在專業融和,形成獨特的風格。
善于學習。創意人才必須是學習型的,善于從最新的行業變動、知識更新中尋找到創意的靈感,總是站在潮流的最前端。
張輝德說:“由于成長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80后’有不少所謂的‘新新人類’,思路夠新,鬼點子夠多,很符合我們對創意從業者的要求!
- 上一篇:企業對新聞人才"喊渴"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