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研究生制革工藝實踐學習班在煙臺開學
7月14日,來自陜西科技大學、煙臺大學、鄭州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溫州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研究所的18位在讀碩士研究生正式成為了第三期全國研究生制革工藝實踐班的學生。當天,實踐班在煙臺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
該學習班是由中國皮革協會主辦,由煙臺大學國家制革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承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徐永,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制革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全杰制革研究所所長王全杰,煙臺大學副校長崔明德以及青島制革總廠、煙臺制革廠、東莞輝鷹興業皮革有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此次開學典禮。
據王全杰介紹,舉辦這種培訓班的目的在于能夠讓學生學會動手,學會吃苦,能夠與工人相結合,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是為了能夠培養出能動手、會制革,敬業樂群,勤謹實干的工學碩士。據了解,此期培訓班培訓期為32天,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實驗環節,將在實驗室內進行強化訓練;第二個階段是生產實習環節,將在煙臺制革廠、青島制革廠、文登森路制革有限公司和威海金猴集團的生產車間內進行實地學習。王杰全表示,培訓班超脫了院校門派,面向行業大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術水平。實習期間,18位研究生將在導師和工廠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通過現場的講解和實際操作,熟悉原料皮的特點和主要化工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一至兩種產品的制革工藝過程,學會水場操作及整飾的工藝要點,達到在導師指導下能夠獨立制出合格的皮革產品。
作為從事皮革行業多年的老教授,王全杰深感行業人才的緊缺。“由于學生只在學校,書本上的東西多,實踐少,結果很多學生即使是碩士都不會制革,對自己行業的不懂,導致了對皮革專業沒有興趣,以致于很多皮革專業學生在畢業后大量轉行,造成皮革行業人才緊缺,也導致了國家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這些學生通過實踐班,鍛煉了動手能力,了解了制革流程,就會對這個行業產生感情,就會留住我們皮革行業的人才。”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徐永在開學典禮上強調:“這次學習實踐班,雖然講的是制革,但在學習制革的過程中聯想的面非常廣。因為制革是整個皮革產業鏈的基礎,是做好產業整體發展的前提。中國皮革行業十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鏈之間的合作性大于競爭性。”他表示,目前,中國的皮革行業正處于發展的拐點,十一個轉變時期。要“贏在轉折點”。誰把握了行業發展趨勢,誰就是贏家。制革工藝實踐班的開辦,是針對新時期、新問題、新矛盾的主動學習。中國皮革行業不僅需要理論人才,更需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他希望實踐培訓班越辦越好,中國皮革協會也將做好服務工作。
- 上一篇:首屆世界皮革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將上海開壇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