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貿易順差增速減緩 浙江外貿加速轉型
昨天,杭州海關公布了浙江省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成績單”。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累計實現進出口總值805.8億美元,同比增長29.4%,超出全國平均增幅6.1個百分點。
外貿大省亮點頻現:外貿總體增幅繼續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外貿順差占全國比重大幅下降;進出口結構有所變化,全省資源型產品進口快速增長;私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出口首超外商投資企業;順應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很多外貿企業開始利用這個契機改變增長方式。
進口增速超過出口
數據:上半年,全省出口579.9億美元,增長28.5%,高出全國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進口225.9億美元,增長31.8%,高出去年同期進口增速14.5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3.6個百分點。在我國9大外貿省市(上半年外貿額合計占全國外貿總額的90.6%)中,我省的進口增速最快。
進口的強勁增長使得全省貿易順差增速進一步減緩,順差額占全國比重大幅下降。上半年,我省累計實現貿易順差354億美元,順差總額居廣東之后列全國各省市第2位,占同期全國貿易順差總值的31.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個百分點。
私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上半年浙江私營企業進出口272.8億美元,增長49.9%。值得關注的是,私營企業出口額首超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浙江省出口額最大的企業類型。
解讀:隨著外貿進出口規模的擴大,我省一直是貿易順差產生的“大戶”,一度居全國首位。而眼下,這個形勢逐漸發生變化。
“這是個好消息,說明浙江外貿發展態勢良好。”杭州海關相關人士表示,他說,一方面,這與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相一致,另一方面,也說明我省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呈現出良性發展趨勢。
資源型產品進口多
數據:上半年,全省進口機電產品64億美元,增長14.7%;同期,我省分別進口初級形狀的塑料、廢銅、乙二醇和銅材等資源型產品15.6億美元、13.1億美元、8.1億美元和6.6億美元,增長37.5%、79.4%、42.7%和1.8倍。
日本、臺灣省和韓國是主要進口市場。上半年我省從日本、臺灣省和韓國分別進口37億美元、31.1億美元和29.9億美元,占全省進口總額的16.4%、13.8%和13.2%。
解讀:這呈現出與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相一致的發展趨勢,進口“成績”尤為突出,高出全國平均增速13.6個百分點。“大量進口機電以及高新設備,可以進一步革新企業生產技術,提高浙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杭州海關相關人士這樣分析,另外,面對資源緊缺、生產要素供應不足的問題,浙江企業正在開拓新的途徑。
鋼鐵、機電產品出口強勁
數據:紡織、服裝出口比重下降,上半年,兩者分別出口78億美元、73.8億美元,增長15.8%和17.1%,占全省出口總額的13.5%和12.7%,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5個和1.2個百分點。機電產品是出口的最主要部分,上半年共出口機電產品253.8億美元,增長33.9%,占全省出口總額的43.8%,比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鋼材出口勢頭強勁,共出口12.5億美元,增長1.8倍。
解讀:服裝、紡織品、鞋類等,這些浙江傳統的出口優勢產品,在外貿的地位中逐漸發生改變。“隨著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出口產品結構也在變化。”杭州海關相關人士表示,這有利于改變我省出口商品大多處于國際貿易價值鏈中的末端,企業利潤率較低的現狀,有利于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