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塑料鞋之鄉吳川鎮級產業集群全面開花
7至8日,走訪吳川市部分鎮(街)企業和農村家庭時,所見盡是機輪飛轉和手工編織的生產場景。該市經貿部門負責人介紹說:“塘尾羽絨博鋪塑料,梅菉酒業覃巴家電,大山江機械王村港葵業……吳川15個鎮(街)專業化生產、產業鏈完備等態勢明顯,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產業集群!
據《湛江日報》報道,上世紀80年代中期,吳川市鄉鎮企業曾盛極一時,各鎮(街)優勢產業分布相對集中,為該市專業鎮和鎮級產業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近年來,塘尾和博鋪兩街道分別憑借羽絨和塑料鞋特色產業,躋身廣東省專業鎮行列,并先后為該市贏得了“中國羽絨之鄉”和“中國塑料鞋”之鄉榮譽稱號。
吳川市委書記高永元表示,以培育、壯大專業鎮和產業集群為載體推動工業發展,是吳川在探索縣域經濟奮力突圍中積累的實踐經驗。借助于政策扶持、技術創新和環境保護,該市專業鎮和鎮級產業集群健康發展,為縣域經濟注入了強大推動力。今年上半年,該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按在地統計口徑)達14.1億元,增長11.7%%,增幅居湛江市各縣(市、區)前列。
該市博鋪街道現已形成塑料鞋產業集群,還建成了吳川市級塑料鞋技術研發中心。110家塑料鞋及配套工件生產企業遍布整個街道,原材料供應、鞋模設計、塑料鞋生產和流通鏈條完備。在這里,EVA塑料硫化發泡技術已達國內領先水平,制鞋廢料得以循環利用。而在以葵制品產業集群聞名的王村港鎮,2萬多農民借助政府補貼廣種葵樹、就地加工葵葉和外銷葵制品增收致富。該鎮昌灑村村民陳嬸說:“我每天從村頭加工廠里領料加工葵扇、葵帚,不誤農時也不影響家務。一年下來的工錢,相當于給家里多種了10畝水稻!
另據了解,吳川市將以塘尾、博鋪兩街道為“旗艦”,繼續推進專業鎮建設。該市產業集群布局將進一步優化:博鋪、梅菉兩街道將合組塑料鞋、橡塑制品產業集群;大山江街道和覃巴鎮共同發展小家電、電力器材產業集群;以塘尾、海濱兩街道為基地,構建羽絨、網業、網具、廢舊金屬深加工和海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在塘鎮重點發展糖酒機械產業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