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行業前景廣闊 IT人才已成核心競爭力
2007-07-10 11:25:37 來源:eNet硅谷動力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近日,中華英才網推出最新的計算機軟件行業人才報告。報告指出,人才是軟件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全球軟件人才存在大量缺口,歐美、日本、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均面臨著軟件人才的短缺問題。中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規模和水平大幅度擴大和提高,最近一個時期,IT人才培養成為中國教育培訓界的熱點。然而,擺在中國軟件界和教育界面前的重要問題是,大量高等院校畢業生面臨擇業困境,而大批IT企業卻難以招收到適用的人才。如何盡快填平教育與就業之間的這條鴻溝,成為業界需要深入探討的焦點話題。
軟件行業人才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和上海等經濟發達省市,在江蘇省也聚集了不少的軟件人才。
軟件業的發展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未來,軟件產業將成為21世紀擁有最大產業規模和最具廣闊前景的新興產業之一。軟件領域是一個包括系統軟件、Linux應用、中間件軟件、嵌入式軟件、數據庫軟件、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教育軟件、游戲軟件、語音應用軟件等在內的復雜的集合體。
2007年的軟件行業,軟件外包和軟件產品化成為未來投資的兩大主線。未來中國外包的市場規模將不斷增長,同時,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而領先的企業獲得的增長速度將高于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各個企業將充分受益于軟件外包的行業趨勢,利用其充分提升企業的業績。目前,中國的系統集成類上市公司軟件產品化比例非常低,造成了企業贏利狀況不明顯。產品化程度高的公司主要是集中在管理軟件、金融行業軟件、及聚焦于某個行業的軟件公司。提升軟件產品化的程度將非常有益于中國軟件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2006年11月30日,微軟正式在全球推出Microsoft Office system、 Windows Vista、Exchange Sever三大商務引擎,全球IT步入了Vista時代。微軟希望通過同期發布這三大商務引擎,幫助商業客戶打造一個方便、快捷、熟悉以及高效的商業辦公基礎架構,進而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獲取商業成功。而Vista 的推出會極大推動用戶對PC 的換機熱潮,進而推動上游相關元器件需求量的增加;此外,商業軟件也面臨升級換代,促進企業新一輪發展,軟件行業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契機。搜索引擎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各個殺毒軟件不只是殺毒,而求更加貼近用戶,在專業性競爭中取得優勢;互聯網服務更加專門化,注重娛樂性、社區性、大眾性;軟件服務趨向網絡化、服務化;軟件服務化盛行……
在人才需求方面,由于IT技術在通信、醫療、教育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促進了各個軟件開發方向的發展、從架構、編程到測試對人才的需求旺盛。從2007年的招聘情況看來,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網絡系統工程師、咨詢工程師等都有很多招聘職位,人才需求很大。尤其是軟件測試工程師,繼2006年的短缺之后,2007年仍然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軟件測試工程師很多都享受著地位和薪水的雙高待遇。企業招聘人數很多,而且相比更加青睞有經驗的應聘人群。
軟件行業中從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類工作的人員比重優勢很明顯,占到了從業人員總數的四層左右。從事銷售類和軟件工程師職位的人才也較多。
在軟件行業,具有3000元以上月工資的人員比例接近50%。
有些專家指出,中國的IT隊伍存在嚴重的結構失衡,既缺乏高級IT人才,也缺乏技能型、應用型信息技術人才,以及一大批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技術人員。中國軟件人才的“金字塔”型合理結構并未實現,軟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所需要三類人才: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系統分析及設計人員(軟件工程師)、熟練的程序員(軟件藍領)這三類由高到低的人才結構并未呈金字塔型。除此之外,人才的地區分布差異也比較明顯,一些發達城市人才有供過于求現象,而邊遠城市人才則普遍匱乏。目前,軟件開發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通用軟件開發;另一類是軟件定制服務。未來國內IT企業將需要大量的通用軟件開發人才。同時,針對各行各業的軟件定制服務也將對軟件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好是該行業的從業人員能夠進入IT業設計適合行業特征的軟件。
目前,高校軟件人才畢業生數目不斷增加,但是仍然難以滿足軟件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而且存在著畢業生求職無門、企業合適人才難求的供需錯位現象。中國政府大力發展軟件人才培訓事業,建立了軟件人才培訓基地;結合學院化教育與職業化教育,整合學校、培訓機構和IT企業資源,努力培養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緩解人才缺乏現象。許多城市在2006年也曾出臺一些軟件人才優惠政策,以期形成人才吸引機制。如在重慶被稱為重慶硅谷的重慶軟件開發園區位于大竹林,以發展信息、軟件產業為主,是綜合性軟件產業基地,2006年就曾懸賞3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補貼吸引人才簽約。
綜上,全球軟件行業變革和技術發展給中國的軟件行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契機,軟件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趨勢。人才供給缺口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軟件人才市場的主旋律。企業應努力吸納優秀人才和搶手人才,以增強企業在人才方面的競爭優勢。(阿拉)
軟件行業人才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和上海等經濟發達省市,在江蘇省也聚集了不少的軟件人才。
軟件業的發展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未來,軟件產業將成為21世紀擁有最大產業規模和最具廣闊前景的新興產業之一。軟件領域是一個包括系統軟件、Linux應用、中間件軟件、嵌入式軟件、數據庫軟件、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教育軟件、游戲軟件、語音應用軟件等在內的復雜的集合體。
2007年的軟件行業,軟件外包和軟件產品化成為未來投資的兩大主線。未來中國外包的市場規模將不斷增長,同時,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而領先的企業獲得的增長速度將高于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各個企業將充分受益于軟件外包的行業趨勢,利用其充分提升企業的業績。目前,中國的系統集成類上市公司軟件產品化比例非常低,造成了企業贏利狀況不明顯。產品化程度高的公司主要是集中在管理軟件、金融行業軟件、及聚焦于某個行業的軟件公司。提升軟件產品化的程度將非常有益于中國軟件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2006年11月30日,微軟正式在全球推出Microsoft Office system、 Windows Vista、Exchange Sever三大商務引擎,全球IT步入了Vista時代。微軟希望通過同期發布這三大商務引擎,幫助商業客戶打造一個方便、快捷、熟悉以及高效的商業辦公基礎架構,進而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獲取商業成功。而Vista 的推出會極大推動用戶對PC 的換機熱潮,進而推動上游相關元器件需求量的增加;此外,商業軟件也面臨升級換代,促進企業新一輪發展,軟件行業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契機。搜索引擎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各個殺毒軟件不只是殺毒,而求更加貼近用戶,在專業性競爭中取得優勢;互聯網服務更加專門化,注重娛樂性、社區性、大眾性;軟件服務趨向網絡化、服務化;軟件服務化盛行……
在人才需求方面,由于IT技術在通信、醫療、教育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促進了各個軟件開發方向的發展、從架構、編程到測試對人才的需求旺盛。從2007年的招聘情況看來,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網絡系統工程師、咨詢工程師等都有很多招聘職位,人才需求很大。尤其是軟件測試工程師,繼2006年的短缺之后,2007年仍然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軟件測試工程師很多都享受著地位和薪水的雙高待遇。企業招聘人數很多,而且相比更加青睞有經驗的應聘人群。
軟件行業中從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類工作的人員比重優勢很明顯,占到了從業人員總數的四層左右。從事銷售類和軟件工程師職位的人才也較多。
在軟件行業,具有3000元以上月工資的人員比例接近50%。
有些專家指出,中國的IT隊伍存在嚴重的結構失衡,既缺乏高級IT人才,也缺乏技能型、應用型信息技術人才,以及一大批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技術人員。中國軟件人才的“金字塔”型合理結構并未實現,軟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所需要三類人才: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系統分析及設計人員(軟件工程師)、熟練的程序員(軟件藍領)這三類由高到低的人才結構并未呈金字塔型。除此之外,人才的地區分布差異也比較明顯,一些發達城市人才有供過于求現象,而邊遠城市人才則普遍匱乏。目前,軟件開發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通用軟件開發;另一類是軟件定制服務。未來國內IT企業將需要大量的通用軟件開發人才。同時,針對各行各業的軟件定制服務也將對軟件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好是該行業的從業人員能夠進入IT業設計適合行業特征的軟件。
目前,高校軟件人才畢業生數目不斷增加,但是仍然難以滿足軟件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而且存在著畢業生求職無門、企業合適人才難求的供需錯位現象。中國政府大力發展軟件人才培訓事業,建立了軟件人才培訓基地;結合學院化教育與職業化教育,整合學校、培訓機構和IT企業資源,努力培養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緩解人才缺乏現象。許多城市在2006年也曾出臺一些軟件人才優惠政策,以期形成人才吸引機制。如在重慶被稱為重慶硅谷的重慶軟件開發園區位于大竹林,以發展信息、軟件產業為主,是綜合性軟件產業基地,2006年就曾懸賞3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補貼吸引人才簽約。
綜上,全球軟件行業變革和技術發展給中國的軟件行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契機,軟件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上升趨勢。人才供給缺口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軟件人才市場的主旋律。企業應努力吸納優秀人才和搶手人才,以增強企業在人才方面的競爭優勢。(阿拉)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