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隊老板入股安踏 匹克拯救黃金代言人
6月24日早晨,匹克集團副總經理許志華剛走進辦公室,就接到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休斯敦火箭隊球員肖恩·巴蒂爾打來的越洋電話。
29歲的巴蒂爾在火箭隊的位置僅次于兩大巨星姚明和麥克格雷蒂。自從姚明加入NBA以來,火箭已經成為在中國最受歡迎的球隊。去年夏天巴蒂爾與專業籃球裝備制造商匹克公司簽下了代言合同,并憑借著“I can play(我能)”的廣告詞為中國人所熟知。
在十幾分鐘的電話中,巴蒂爾邀請許志華立即飛赴美國,就近來的轉會傳聞與火箭隊的高層談一談。
自5月份更換了主教練后,有關攻守兼備的巴蒂爾將要離開火箭的消息就開始流傳,并且牽動了兩家互為競爭對手的中國體育用品商的神經。
火箭隊老板亞歷山大最近入股了匹克的競爭對手安踏體育用品公司。而再過半個月,7月10日,安踏將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外界猜測,正是火箭老板與安踏的合作,才導致匹克的形象代言人巴蒂爾可能的離去。
這對于希望將匹克打造成一個“世界品牌”的許志華來說,無疑是雙重打擊。他幾乎沒有多想,就在6月25日下午1點坐上了飛往紐約的班機,展開拯救巴蒂爾的行動。
“巴蒂爾轉會肯定是謠言。”美國當地時間6月29日凌晨兩點,剛剛和火箭隊總裁泰德·布朗以及巴蒂爾經紀人見過面的許志華在紐約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語氣堅定地說。
黃金巴蒂爾
許志華的父親許景南在1989年創辦匹克集團,主營業務鞋、鞋材、服裝、包袋等體育裝備和器材。
許景南的品牌建設之路是從贊助全國男籃甲A聯賽八一隊開始的。在長達十余年的時間里,CBA戰神劉玉棟一直是匹克的代言人。
7年前自四川大學畢業后,許志華加入了父親的公司。他上任副總經理后給公司帶來的轉型就是實施品牌國際化。
從2004年開始,匹克為烏茲別克斯坦、希臘等國家籃球隊的運動員提供運動裝備。2005年又贊助了歐洲籃球全明星賽和 “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杯”,同時與澳大利亞國家隊建立了合作關系。
2005年9月,許志華又抽空玩了一把航天營銷。通過贊助“神舟六號”航天員的裝備,匹克宣稱自己成為了“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
這些并不能讓許志華感到滿足。在姚明等中國球員相繼亮相NBA后,他開始將眼光瞄向了這項頂級賽事。
“中國人非常喜歡火箭,中國幾乎已經成為了火箭的主場。”許志華對記者說。
2005年12月,匹克耗資400萬美元與姚明所效力的休斯敦火箭隊簽約兩年,成為第一個闖入NBA賽場的中國運動品牌。休斯敦主場此后將出現匹克的中英文廣告牌。
賽場上的滾動廣告只是許志華的第一步。他希望在火箭隊身上做更多的文章。次年9月,匹克在北京宣布牽手“火箭鐵三角”之一的巴蒂爾,巴蒂爾成為其形象代言人。
許志華隨即推出了巴蒂爾一代產品,匹克產品的銷量很快就有了“立竿見影”的增長。許志華夢想著匹克可以像耐克和阿迪達斯一樣成為世界品牌。
但火箭老板入股競爭對手安踏,以及巴蒂爾可能的轉會似乎對他的計劃不利。
安踏插足?
和匹克一樣,安踏也一直在謀求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1999年,安踏請孔令輝代言,在中央電視臺開始投放廣告。“我選擇,我喜歡”的廣告語廣泛傳播。2000年孔令輝獲得悉尼奧運會冠軍大幅度地提升了安踏的品牌知名度。同年,安踏運動鞋的全國市場占有率上升到第二位。
2004年雅典奧運,安踏再次邀請乒乓球隊王皓、女排隊員馮坤代言,新廣告片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對于匹克來說,這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而預計7月10日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也可能讓安踏在融資渠道上如虎添翼。
6月26日,安踏在香港開始面向全球發售股份,6月29日發售結束,預計募集資金將超30億港元。這將使它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寧公司在香港上市時募資金額為4億港元。
依據初步的招股說明書,火箭隊老板亞歷山大將持有安踏10%的股權,約2.34億港元。
彭博社的報道說,亞歷山大此次持有的股份將擁有1年的禁售期,在此期間他將成為安踏最大的海外股東。
至發稿時止,本報沒有收到安踏方面對于此事的回應。
拯救行動
在媒體的廣泛報道中,巴蒂爾可能的轉會與安踏在資本市場上的一系列動作有關。不管是真是假,“拯救巴蒂爾”對于許志華來說都是勢在必行。
趕到紐約后,許志華首先與NBA總部進行了溝通,并得到了“有關巴蒂爾轉會是謠言”的答復。
“我到美國來就是為了了解情況,有關巴蒂爾轉會的新聞都是謠言,不要聽信。”美國當地時間6月27日凌晨,與NBA總部溝通后的許志華在紐約一家酒店里用電話對記者說:“我知道很多中國球迷都很喜歡巴蒂爾,作為他的贊助商,我們有責任要把他留在火箭隊。”
談到亞歷山大投資安踏,許志華說,“這項投資對我們不會有什么影響。我們和巴蒂爾之間是商業合同。生意是生意,投資是投資,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喜歡把兩件事聯系起來,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巴蒂爾的加盟對我們起到了很好的市場反應。消費者喜歡火箭和巴蒂爾,就會來支持匹克,還有很多加盟的客戶,它們也是沖著巴蒂爾來的。”許志華說。
他沒有談論假如巴蒂爾離開可能會對匹克造成的影響。但他表示,即便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匹克也會與巴蒂爾執行未完成的合同。
但他表示,匹克的發展不會只簽一個球星。“他(指巴蒂爾)不是我們唯一的一個點,未來我們會簽更多的明星。”
在對記者說完這些話后,許志華隨即在當天前往休斯敦,向火箭隊的高層當面表達他的意愿,并對雙方的下一步合作進行交流。
在隨后與火箭隊的高層會面時,許志華向火箭隊總裁布朗轉達了“中國球迷的愿望”,而他得到火箭方面的答復是:“沒有賣掉巴蒂爾的打算。”
中國商人的NBA營銷
在中國體育營銷網總裁朱小明看來,通過火箭隊來擴大的品牌知名度,幾乎是每一個中國體育用品商的追求。NBA作為籃球界的最高殿堂,很多體育用品商都希望能夠擠進去。姚明所在的火箭則更是異常搶手。
“擁有姚明的火箭擁有足夠的曝光率,在CCTV5有足夠的影響力。”朱小明說。他認為巴蒂爾的買賣對于匹克來說是“非常值得的。中國體育產業里面還沒有人撿到這么便宜的買賣”。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賽季中,由于姚明和麥克格雷蒂兩員大將相繼受過傷,巴蒂爾在一段時間里成了火箭隊的精神領袖,迅速成長為中國球迷最喜歡的NBA球員之一。
而剛剛在火箭隊坐穩主力位置的海耶斯最近也收到了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份商業合同。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龍頭李寧公司邀請他作代言人。
但火箭的球員畢竟是有限的,不是每一家中國公司都能有機會、有資金能力“攀上它”。于是,聯想、蒙牛等企業就通過贊助NBA這個整體來展開營銷。
“蒙牛宣傳它的牛奶讓人長個、強壯,這與NBA的形象相符,是利用NBA展開體育營銷比較成功的中國公司之一。”朱小明說。
他建議中國公司在尋找體育營銷的伙伴時,最好要找一個會營銷的伙伴,“NBA就是一個特別會營銷的伙伴”。
對于亞歷山入股安踏,朱小明認為這與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的大背景有關。
“美國商人看好中國的體育服裝產業。”朱小明說,“亞歷山大之所以選擇投資安踏,這是因為鴻星爾克在新加坡上市,盤子太小了;李寧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現在仍不明朗;而還沒上市的匹克,家族企業的色彩比安踏要重。”
朱小明認為,“世界品牌”夢不僅僅是匹克,這也是李寧、安踏以及特步等公司的夢想。
但這夢想的實現目前還很遙遠。
“短時間之內中國企業成就不了世界品牌,卻能夠獲得世界資本。中國的體育服裝產業必須要更好的立足于中國市場。只要把中國市場做好了,國際資本自然會找上門來。”
作為巴蒂爾在中國的經紀人,朱小明并不贊同許志華去美國就可以拯救巴蒂爾的說法。他說,球員自己與贊助商簽的合同,俱樂部是不會管的,因為俱樂部從這里面也沒有收入。“如果主教練要換隊員,球員的贊助商很難對他產生影響。”
他同時表示,從籃球專業角度來說,巴蒂爾肯定會留下來,“巴蒂爾在美國的經紀人和休斯敦的總裁以及火箭隊官方給我的郵件都說他肯定要留在火箭隊” 。
在體育界的很多轉會都是出人意料的,許志華拯救巴蒂爾的行動最終能否成功,時間會給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