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產階層達8000萬人 理財市場初步形成
專家表示,個人理財市場已經初步形成
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造成中產階層家庭數量的劇增,由此催生了巨大的投資、理財需求。在日前舉行的“首屆學習型中國——投資理財論壇”上,多位與會專家表示,目前個人理財市場已經初步形成,而加強投資者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已成為當務之急。
統計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存款已經由1978年的211億元增加到去年的16萬多億元。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去年位居世界第四位,進出口總額為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則已上升到世界第一位,經濟增速更是連續四年保持10%以上。
按照世行制定的標準換算,國家統計局將年收入在6萬到50萬元之間的家庭列入中等收入家庭范疇。國務院研究室主任侯云春表示,盡管沒有確切的數據能夠計算出目前我國中產階層家庭的規模,但有推算指出,符合6萬到50萬這一標準的人數可能達到8000萬人,并且還在急劇增加。
中央財經大學校長助理史建平指出,中國個人財富的迅速增長導致中產階層家庭規模的迅速擴大,顯然是中國社會逐步良性發展的好事。但另一方面,在物質財富增長的同時,經濟生活中面臨的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也大大增加,威脅著家庭財富的安全,投資理財需求不斷上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個人理財市場已經初步形成,商業機構為具有不同需求客戶提供個性化理財的能力正在迅速提升,”史建平說,“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的金融理財市場還很不成熟,大眾風險意識、理財意識、投資意識等還相當缺乏。”
史建平強調,上述意識的缺乏不僅給個人管理自身財富帶來不利影響,還威脅著整個金融理財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普及理財知識,風險知識,加強投資者教育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當務之急。
侯云春提醒,投資理財應該擁有一個很好的心態,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簡單說來,投資不是投機。無論是買股票,買基金,還是買彩票,都應把它視作一種投入,尋求合理回報。
理財周刊社副總編輯汪標則指出,理財不等于發財,其內涵和外延都是比較豐富的。“最開始可能大家認為理財就是想到怎么樣能賺錢,怎么樣能省錢,但是隨著對理財認識的不斷深入,就會發現理財不僅僅是賺錢和省錢,還牽扯到個人的職業規劃、養老規劃等很多非金融方面,而這些都是在投資理財時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
賀宛男:中產階層投資理財應首選股票
“以4100點計算,從2001年6月到上周五,大盤指數大概上漲了80%.如果扣除由于新股上市造成虛增的500點,股指年均上漲約8%.與同期GDP增長相比,五、六年間我國股指僅上漲了60%,并不算暴漲。”——賀宛男
著名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專家賀宛男在日前舉行的“首屆學習型中國——投資理財論壇”上提出,面對買基金、辦實業等種種投資選擇,股票投資應成為中產階層投資理財的首選。
“除了學習型投資的特性外,股票投資還擁有良好的流動性、獲利性、變現能力,非常適合中產階層投資。”賀宛男強調,“我國正處于資源和資產加速資本化的時期,上市公司業績的超預期增長,投資逐漸趨于理性和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四大因素更是促進了我國股市的長期向好。”
賀宛男指出,在完成了以商品價格市場化為主的第一階段改革后,當前我國正處在資源資產加速資本化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民資產中大部分的盈利性資產都將逐步資本化,從而帶動投入到股市中的個人資產實現巨大升值。
“以4100點計算,從2001年6月到上周五,大盤指數大概上漲了80%.如果扣除由于新股上市造成虛增的500點,股指年均上漲約8%.與同期GDP增長相比,五、六年間我國股指僅上漲了60%,并不算暴漲。”賀宛男說。
上市公司業績方面,1996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率為46%,2007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長率是84%,每股收益達到0.087元。賀宛男預計,“2007年全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達到五成左右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沒有理由對中國股市的長期走牛表示懷疑。”
對于股市投資策略,賀宛男建議,應尋找有并購潛質的公司加以投資。判斷這類公司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考量:首先,上市公司大股東實力應比較雄厚;其次,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比較低;第三,上市公司最好是“獨子”,或是由“多子”變成“獨子”。(商文)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