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微軟陷分拆迷局 蘋果成致命敵人
《福布斯》日前發表文章稱,微軟與Google在市場上明爭暗斗,究竟哪家公司會最終取得勝利。《福布斯》的結論令人大跌眼鏡,因為福布斯結論竟不是這兩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而是蘋果公司。
為什么要這么講呢?讓我們先簡單的回顧一下微軟與Google之間的交惡史。在Google宣布將以31億美元收購DoubleClick后不久,微軟便開始對Google的這一并購計劃開始抱怨,并最終導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上月底開始針對Google收購DoubleClick展開初步的反壟斷調查。
而在本周又曝出消息稱,Google已經向美國地方政府和聯邦反托拉斯官員申訴,抗議微軟的Windows Vista阻礙競爭對手桌面搜索軟件的使用。該消息還稱,實質上Google在今年4月就已將一份長達49頁的白皮書呈交給美國司法部及州檢察總長。而早在一年多以前,Google便與美國政府官員商談相關問題。Google認為,微軟新款操作系統Vista的搜索功能太霸道。Google的理由是當用戶同時運行Vista內置的桌面搜索程序及Google Desktop搜索時,用戶電腦的運行速度就會顯著下降。Google之所以要起訴微軟,是因為Vista并沒有提供關閉內置桌面搜索功能的選項,使用戶不得不使用它,從而對Google Desktop不公平。Google希望通過訴訟,迫使微軟給Vista增加關閉功能。
但與此同時,蘋果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卻能自由的做一些微軟只能是做夢才能想做的事情,而Google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卻對此不會有絲毫的抱怨。蘋果周一發布了一款兼容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Safari瀏覽器,盡管蘋果用戶可能會對此感到失望,認為蘋果還做的遠遠不夠。但即便是如此,我們也得清楚的認識到,蘋果已將手伸入了微軟在上世紀末苦苦爭斗,才統治的瀏覽器市場。
微軟曾有一段極為不光彩的反壟斷歷史。在1999年,微軟差點因為壟斷而被強行分割成幾家公司。但在2001年11月接受了法院解決方案,同意不在阻撓對手的應用軟件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運行之后,微軟才得以保留全身,避免遭受分割的命運。不過從那是開始,喬布斯便開始利用這一條款,將蘋果逐步塑造成為了一家以Windows為平臺的軟件開發公司。
近幾年來,蘋果正受益于向非Mac用戶開放各類產品。例如此前蘋果曾使其iPod音樂播放器和iTunes音樂商店業務與Windows兼容,此舉為蘋果帶來了數百萬基于Windows系統的iPod和iTunes用戶。蘋果全球市場營銷資深副總裁菲爾.席勒在談及Windows版Safari時表示:“喜歡我們應用軟件的人數越多,他們就會考慮購買更多蘋果其他產品。”蘋果上述產品開放及主動出擊策略已初見成效。市場調研公司IDC的數據顯示,蘋果在美國PC市場的份額已由2004年的3.5%增至2006年的4.9%;目前蘋果零售店所有售出的Mac機中,一半左右被Mac新手買走。
在目前的瀏覽器市場,微軟的IE占據了78%的市場份額,Mozilla的火狐瀏覽器占據了15%.喬布斯指出,和其他瀏覽器一樣,蘋果的Windows版Safari瀏覽器也將免費提供下載。喬布斯甚至宣稱,Safari瀏覽器的性能是競爭對手的兩倍高,未來Safari瀏覽器的市場份額肯定將會上升,蘋果正在努力做到這一點。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場有關于瀏覽器市場份額的戰爭。喬布斯表示,Windows用戶下載蘋果iTunes音樂軟件的次數已超過了5億次。由于Safari瀏覽器的性能是競爭對手的兩倍,Safari瀏覽器就能夠向Windows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理應被更多的用戶所接受。投資顧問公司Wolf Insights總裁查理斯.沃夫表示:“Windows版Safari瀏覽器是蘋果向Windows社區放出的另一匹特洛伊木馬,目的是誘使他們加入Mac平臺。”
與此同時,Google和每個微軟潛在競爭對手律師,都希望能夠與微軟在法庭上抗衡,而不希望公司被微軟扼殺。微軟在上世紀末將免費的IE瀏覽器捆綁在Windows操作系統當中,從而剿殺當時的瀏覽器新星網景的一幕依舊歷歷在目。因此Google并不希望微軟也這樣扼殺自己。那么下一家起訴微軟的公司會是誰呢?圖形軟件公司Adobe或是安全軟件公司賽門鐵克,都可能會是下一個起訴微軟的公司。上述兩家公司都已在歐洲起訴過微軟,相信它們也會為了公司自身的前途,在美國起訴微軟,預防公司最終走向網景的老路。
對微軟而言,蘋果絕對是一個最難纏的對手,因為蘋果可以放棄軟件業務,因為軟件業務并不是蘋果賺錢的主業。或許,微軟對付蘋果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將自己進行分拆。
- 上一篇:安踏:草根精神永不止步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