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的公司文化具有那些要素?
只要幫助員工不斷發展,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鼓勵團隊合作,激發員工的奉獻精神,任何人都能夠創造一種創新與績效文化。這就是創建一個生機勃勃的公司的關鍵所在。
創立于1973年的聯邦快遞,在短短30年間,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物流行業的翹楚。現在,聯邦快遞已不僅僅是一家公司,它甚至代表了一種高效優質的服務和創新文化——“把貨物聯邦快遞給我”,這句話現在已經是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流行語了。這一切,源于該公司不斷的創新——聯邦快遞創造了物流業的多個第一:它原創了現代化的空中和陸地速遞產業;它發明了限時速遞業務;它也是最早將條碼標簽應用到陸地運輸業中,而且是最先提供限時貨運業務的公司……
這些創新締造了聯邦快遞在物流業界的競爭優勢,正如聯邦快遞領導力學院院長馬登·伯拉所說的那樣:“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經濟中,我們必須看得比別人遠,這樣才能做得比別人好。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創新。”
創新的源頭在哪里?創新該如何實施?馬登·伯拉同時也把他在聯邦快遞幾十年的經歷及感悟撰寫成《聯邦快遞——創新締造競爭優勢》一書,這不僅是這位幾十年如一日為聯邦快遞操勞的功臣職業生涯智慧和經驗的總結,也是聯邦快遞企業成長經驗的精華縮寫。
聯邦快遞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一語道破天機:“正是聯邦快遞人——聯邦快遞的全體員工造就了公司的輝煌業績。”這也是這家偉大公司的起源。他們創建并維持了一種P-S-P公司文化,即“員工People、服務Service、利潤Profit”。在這種公司文化氛圍的帶動下,公司上到高層,下到底層速遞員,無不以創新來滿足顧客的要求作為工作第一要務,也只有擁有這樣的員工,也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不斷發展,才能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聯邦快遞的公司文化具有那些要素?為什么聯邦快遞人會如此忠于職守?為什么他們能夠堅持“純粹、積極而無私的態度”去投遞每一份包裹?毫無疑問,史密斯是高瞻遠矚的卓越領導者。在他的感召下,員工們超額完成了職責規定的任務。公司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甚至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經營方式。員工每日心系公司的發展,因為他們堅信自己在創造。隨著公司不斷擴展自己的客戶群,員工看到在路上跑著更多自己公司的汽車,在空中飛行著更多自己公司的飛機,更多的包裹經過自己公司的系統,同時也看到了自己擁有了更多的機遇。
這就是為什么聯邦快遞及其員工能夠不斷發展的原因。在聯邦快遞,他們一直采取著一種內部晉升機制,能夠保證超過90%的晉升機會留給合適的內部員工。很多人都是從分揀中心或者速遞員做起,直至做到管理層、工程師、銷售經理等職位。事實上,聯邦快遞很多的高層領導都是從第一線做起的。伯拉本人在進入聯邦快遞之初也是一名平常的快遞人員;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鐘國儀也是從最初的銷售人員做起;前亞太區總裁在聯邦快遞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是包裹分揀……
此外,聯邦快遞企業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要素是安全的環境,這種環境鼓勵員工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保證管理者能夠認真對待這些想法。管理者不僅要聆聽員工的想法,還要積極地引導員工發言,特別是一些直接影響員工和客戶的迫切問題。公司的政策和業績審核標準也鼓勵這種做法。
公司的創新和績效文化中的另一個要素是員工所具備的合作精神。這就是為什么功能交叉的團隊能夠完成如此之多、如此之好的工作。這種方式能夠開拓和制訂出一些精彩的解決方案,而解決方案往往又能為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
伯拉在書中特別強調,公司文化中的最后一個要素是員工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體現在:在下班前最后一分鐘,面對拿著沒有填寫完整的單據要求發送國際包裹的客戶,客戶部依然愿意加班完成;速遞員在地址填寫錯誤的情況下,仍然愿意尋找收件人;包裹處理員在風雪交加的深夜也會徒步完成工作;在推廣一件新產品或者一項新服務的時候,員工會十分耐心而詳細地為客戶講解……同時,在需要他們打破常規、離開舒適環境去工作的時候,他們會自發努力去完成。
本書作者伯拉和聯邦快遞領導學院的領導力專家們還認識到,必須實現需求的相互聯系和相互支持。對大眾有益的事情會讓員工為公司感到驕傲。參與公司舉辦的慈善活動令員工感覺良好。客戶和持股人樂于與具有前瞻想法和積極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公司建立聯系。比如為能源問題所采取的極具創新想法的解決辦法——燃料電池動力汽車。誠然,這些節能行為很難單純用傳統的投資回報率來計算。但是展望未來,顯然,所有的公司都應該關注能源問題。通過采取創新的節能科技,聯邦快遞再次確保了其領先的地位并在未來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聯邦快遞領導層的高瞻遠矚及通過不斷的創新來實現目標,任何一家大型或者小型公司的領導同樣都需要做到這一點。只要幫助員工不斷發展,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鼓勵團隊合作,激發員工的奉獻精神,任何人都能夠創造一種創新與績效文化。這就是創建一個生機勃勃的公司的關鍵所在。以人為本,不斷實現管理創新的聯邦快遞,對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學習對象!(袁志政)
- 上一篇:肯德基對我國餐飲現代化發展的啟示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