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鄉人大督辦議案“問診”工業污染
如何緩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污染加重問題?在今年年初人代會上,“加大對污染企業整治力度”被列為大會唯一議案,隨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就議案辦理工作提出原則意見,并向市政府交辦。為落實議案辦理工作,5月8日,桐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顧政宇,副主任吳娟芬、沈季強,率有關委辦負責人,就議案辦理情況來到環保局,為環境污染問題“問診把脈”。
桐鄉面臨的環境形勢嚴峻
桐鄉境內的河流水質均屬于IV類-劣V類水質,已遠遠不能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III類標準的要求;空氣質量在二級標準以內,但城市空氣污染綜合指數呈逐年上升趨勢,酸雨率達到83%。據2005年環境統計報表反映,工業污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4134噸,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7960噸。從2004年開始,桐鄉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連續三年上下聯動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執法檢查,2006年人代會又將關于加強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的15件議案,作為重點建議交政府辦理。市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展了工業污染整治、基本設施建設和城市環境整治、農業農村環境整治以及飲用水源監督管理、環境監管能力和監測設施建設等5個方面31個子項目的整治工作,分解落實到了環保、農經、建設、衛生等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經過幾年的努力,部分地區環境惡化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環境污染的主因――工業污染的癥結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工業污染嚴重的現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大量的工業污染物排放量已遠遠超過了環境容量,給環境承載力仍然帶來巨大的壓力。如何集中力量,抓住重點,重拳出擊,破解工業污染的難題,成為人大代表的“心結”。為此,人大代表在今年的人代會上再次臨危請命。
四大原因造成工業污染
為使人大常委會對工業污染“診”問得真而全,“脈”把得實和準,除市政府及市環保局以外,市人大常委會還邀請經貿、發改、建設、財政、工商等部門共同參與,查找問題,剖析原因。在聽取市政府及環保局關于議案辦理工作情況匯報的基礎上,結合調研掌握的情況,大家認為,造成桐鄉工業污染嚴重的原因主要是四個方面。
產業結構不合理。桐鄉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期,以皮革加工、紡織印染為主的產業結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將長期存在,結構性污染帶來的環境問題積重難返。制革、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分布在全市各地,量多面廣,給環境執法和監管帶來極大的難度。
污水處理達標難度大。市域內現有6家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設計能力為12萬噸/天,按照要求,進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的廢水必須達到國家三級標準排放,但相當一部分企業未按要求建設預處理設施,未達標廢水直接進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處理,致使污水處理達標難。
現有的治污設施老化。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均存在老化現象,特別是“98治太”過程中建造起來的治污設施,不僅設施老化,且治理工藝落后,導致目前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
二次污染問題嚴重。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污泥120噸,企業污水治理設施每天產生污泥約200噸(含水率80%)。污泥處置方法簡單,大量污泥只進行填埋處理,有的甚至直接堆放露天,造成二次污染。
“支招”工業污染
針對整治工業污染中存在的疑難雜癥,大家建言獻策,積極支招。
關于思想認識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季強說:“加強對污染企業的整治,既是一個社會問題,又是一項政治問題,目前面臨的問題不容樂觀,整治刻不容緩,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顧政宇要求在全市范圍內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切實增強對污染企業整治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市發改局局長羅永良認為,應通過深入廣泛的宣傳工作,解決人的思想問題,這是治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城建農經工委主任尹夏青說:“應采取多種形式,發揮新聞媒體作用,抓好全民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宣傳,增強全社會治污意識。”
關于污染治理問題。市經貿局局長楊雪明說:“治污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堵疏結合,既要整治污染企業,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又要把污泥無害化處置、河道疏浚清淤等環境治理工作跟上。”市建設局局長王為民認為,整治也要兩手抓,一方面應整治重點排污企業,減少污染源,實行清潔生產,另一方面,政府應把好企業投資方向口,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項目上馬,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顧政宇指出,治理重點要突出,從整治要求上應貫徹突擊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從整治對象上應突出未批先建企業和嚴重污染企業兩大重點的治理,從整治保障上應強化思想、組織和法制保障,從整治措施上應采取強化考核獎懲、加強典型宣傳、加快設施建設、嚴格項目審批四項措施。
關于執法工作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季強說:“政府應加大執法力度,對超標排放、偷排企業要嚴厲打擊,決不姑息,可以借鑒浙江省東陽市采取的企業主在電視臺承諾制、讓環境違法業主上電視臺道歉曝光的方法,同時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主任王偉根認為,領導尤其要嚴把執法關,制定政策、決定重要事項時要慎重,不能以污染環境為代價來換企業的發展,這方面的教訓我們也有不少,今后要注意。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娟芬表示,政府辦理議案的實施方案出臺后,任務要細化、量化到鄉鎮和各個部門,今年重點是哪些企業,采取哪些具體措施,達到什么樣的計劃目標,一切工作要明明白白。
市人大常委會領導表示,為確保議案的辦理落實,市人大常委會今后還將做好七項具體工作:一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分工負責議案辦理工作,不定期走訪和了解政府辦理工作情況,聽取匯報,跟蹤落實;二是市人大常委會進行集中視察,提出問題和建議;三是市人大常委會約見全體代表,由政府面對面向代表通報辦理情況,征求代表意見;四是召開主任會議,專題聽取政府辦理情況匯報;五是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作出審議意見;六是在下一次人代會期間組織代表進行專題審議,接受代表監督;七是集中整治期間,每年年底要求政府將年度工業污染整治情況向人大報告。
三年計劃整治工業污染
“大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要求,涉及整治工業污染的方方面面,市政府將按照要求,研究分析,制定計劃,整改落實,爭取用三年時間,改善桐鄉環境質量,接受市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的監督,確保議案辦理工作讓人民群眾滿意。”副市長周民表示。
三年整治計劃突出三大重點。
重點開展對工業廢水、廢氣污染整治,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及削減計劃。在2005年基礎上削減17%,即至2010年,化學需氧量的削減量為703噸,排放量控制在3431噸以內,二氧化硫的削減量為1353噸,排放量控制在6607噸以內。
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綜合整治,2007年選擇10家年廢水排放量在50萬噸以上的排放大戶和所有20噸以上鍋爐,實施廢水減排工程和廢氣脫硫工程。至2010年每年實施不少于10家廢水排放大戶和20噸以下6噸以上鍋爐的廢水減排工程和廢氣脫硫工程。
重點開展“亮劍”系列專項執法活動,實行對工業污染環境行為的高壓態勢。對不能穩定、全面達標排放的31家廢水排放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并對治理后仍不能達標的責令停產整頓和關停;取締未批先建和不符合環保“十五小”“新五小”項目,并對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內的污染企業實施關停、搬遷或規范化改造;加快市經濟開發區第二污水處理廠和烏鎮、濮院、屠甸等3個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并對所有污水處理廠進行技術改造,二年內實現達標排放;加強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服務區范圍內排污企業的入網工作,入網企業的污水必須達到國家入網要求,并用3年時間,對印染、制革、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廢水又無法納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企業,分期分批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
重點開展工業污染整治的基礎能力建設,發揮政府的政策調控、導向作用。加大政府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力度,擴大排污企業的污水收集范圍;建立全市環境信息監控中心,加強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形成覆蓋全市的自動監控網絡,實現連續遠程監控;依托熱電企業實施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解決二次污染問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制訂財政鼓勵政策,將主要污染物削減和污染治理納入財政預算,引導企業減排和治污的積極性,對不能如期完成削減任務的鄉鎮和企業實行經濟考核“一票否決”、區域限批、停批擴建技改項目等措施;加強環保部門環境監測基礎能力建設和環境監察隊伍建設,改善軟硬環境,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確保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 上一篇:莆田市規劃建設鞋材專業市場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