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進埃及
一天生產1萬雙鞋,年銷售額達到2000多萬美元。中國兄弟鞋業(埃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兄弟公司)得到了古埃及法老的護佑,如今“兄弟”牌在埃及已是家喻戶曉,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穿過兄弟牌的鞋子。
“兄弟”去埃及的故事緣起于2001年5月,當時公司董事長李傳法偶然從互聯網上看到對埃及的介紹,那里不僅勞動力廉價,市場潛力巨大,而且是進軍非洲及中東市場的天然跳板。于是他馬上買了飛機票,直奔埃及首都開羅?疾5天后,李傳法拍板:“在埃及辦鞋廠。”
轉眼兄弟公司已扎根埃及6年了,如今正準備從租來的廠房搬到新購建的工廠。
“為什么選擇埃及?”在埃及5年之久的兄弟公司總經理楊忠達告訴記者:首先生產成本適合。土地、水、汽油都比較便宜,并且平均工資也不高,在400-500埃鎊之間(1埃鎊約合1.4元人民幣)。
同時,埃及約7100萬人口,是正在崛起的巨大消費市場,并且消費水平普遍不高,“可以發揮中國企業 ‘廉價制造’的優勢!睏钪疫_說。
“在國內已經沒有什么利潤空間了,必須向新市場突圍,”楊忠達告訴記者,“起初我們到歐洲,但反傾銷案件一年年增多,技術要求越來越苛刻,市場逐漸萎縮!薄岸侵拚俏覀冝D移產能的目的地!睏钪疫_坦言。
兄弟公司在國內工廠生產半成品,然后將其出口到埃及(與成品鞋相比較,可減少關稅),半成品在埃及兄弟鞋廠制造出成品鞋(與產品直接出口相比,可避免反傾銷的處罰),然后再通過當地銷售商在當地市場銷售,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華晨、奇瑞、吉利等汽車公司已經在埃及建立了組裝線。
踏上“跳板”
埃及的地緣優勢,成了兄弟公司輻射地中海周圍的“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