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建立海外工業園風潮漸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資金流動的充分自由性,讓常年處在國內產能過剩和國外反傾銷調查夾縫中的中國制造企業,開始著眼于海外。
盡管中國制造業海外投資規模相對比較小———據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市場與投資研究室副研究員楊丹輝近日向本報記者介紹,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規模上,最大的是商貿服務業,2005年已經占到了30%,其次是批發零售業、礦產、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之后才是制造業。在這其中,80%都是中央大企業的投資。然而,隨著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加快,制造企業的“走出去”已然成為了一種趨勢,投資海外工業園正逐漸演變成一種風潮,東南亞、非洲、中亞等地區越來越被小規模資本和民營資本所關注。
遭遇困境的制造業
商務部2006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國內600種主要商品中,供過于求的商品446種,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54種,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相關人士指出,在五金、紡織、家電以及很多輕工制造品行業中,大量過剩產能已經出現。而另一方面,來自中國制造品主要出口目的地歐盟以及美國的反傾銷調查有增無減。相關數據表明,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世界上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而這其中,機電、輕工等制造業成為“重災區”。
記者了解到,隨著出口退稅率的降低、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相關產業利潤空間大大壓縮。以紡織行業為例,據估算,出口退稅率每下調1個百分點,紡織行業營業利潤平均下降約4%。蘇州地區紡織行業中,在棉紗的出廠價格中,棉花原料占了七成,人力成本、能源消耗等制造成本、稅收成本等占27%,剩下的利潤僅在3%以內。目前,這些生產要素價格都在上漲,但上漲最多的是人力資源成本,一線工人工資漲了將近10%,這些因素都削減了紡織企業的利潤。
“‘走出去’是無奈之中的聰明選擇!闭憬_州某鞋業公司老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走出去’讓我們避免了國內的壓力,爭取了更大的空間。”2001年,該公司在埃及建立了全資子公司,成為第一家踏上埃及的中國鞋企。目前,該公司在埃及開羅工業園總投資達2000萬元,形成了年產300萬~500萬雙鞋的規模,其產品銷售覆蓋率占埃及同類產品中的30%。
“制造業的國內市場空間日漸狹小,去海外建廠可以繞過貿易壁壘!睏畹ぽx說,“國內成本壓力大、技術含量低的企業在國外投資工業園,進行產業海外轉移,可以獲得資源、勞動力的比較優勢!
打造多樣的海外工業園
國內市場的壓力,讓制造企業有了“走出去”的沖動。而政府的引導,則直接掀起了建立海外工業園的潮流。2006年6月,中國商務部開始實施有關建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計劃,這也是商務部在商務領域12項重點工作之一。在今年4月5日,“走出去”也首次被寫入深圳城市重點發展戰略,規劃到2010年,打造5家以上年營業額達10億美元的跨國企業航母,境外企業數量要超過600家。眾多省市也紛紛出臺措施,鼓勵企業“走出去”。
據商務部有關人士介紹,除中央管理的企業外,我國山東、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紡織企業在海外設廠和投資工業園較多,主要集中在亞洲的蒙古、越南,非洲的南非、毛里求斯,美洲的墨西哥、加拿大等國家。
作為民營資本大市,溫州企業國外投資則沖勁十足。去年,溫州的康奈集團與黑龍江省東寧吉信工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斥資20億元,在俄羅斯烏蘇斯克市建設占地2平方公里的遠東康吉工業園,計劃吸引20家制鞋企業、10家服裝企業和30家家具企業進駐。溫州市企業投資的越南中建協力工業園和美國亞特蘭大的低壓電器工業園也已順利簽約。
至于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具體形式,商務部合作司官員曾明確表示,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只是一個總概念,具體形態既可以是中國工業園區,也可以是中國科技園區,還可以是境外資源開發合作園區。
遠東康吉工業園是按照俄羅斯的招商特點來確定園區產業結構的。除了首期進入園區的6家制鞋企業外,還有來自有色金屬冶煉、木材加工等制造業,以及運輸物流和商務服務業等多家企業。
浙江主營電表儀器的華立集團對自己在泰國建立的泰中羅勇工業園定位很清晰——為中國企業在泰國搭建一個發展的平臺,服務于近年來受國外反傾銷比較嚴重的行業,比如汽配、機械、建材及家電等,入園的企業不會形成同質競爭。
去年11月,海爾在巴基斯坦的海爾—魯巴經濟區正式掛牌成立,主要引進以家電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海爾藉此能由家電生產商轉變成家電產業鏈平臺運營商,負責經濟區的建設以及相關產業的招商開發,為入區的中資企業搭建巴基斯坦及周邊南亞市場的跨國通道。
“從單個企業海外建廠,到多個企業聯合在海外建立、投資工業園,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始由單兵作戰向抱團共贏轉變。”楊丹輝說。
合理選擇投資
我國對外經濟合作交流的加快,也給海外工業園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時機,越來越多的外國政府派團來我國為其工業園招商。
4月12日,在上海舉辦了俄羅斯聯邦特維爾州政府的招商會,項目主要包括建筑業、旅游業、輕工業、食品工業、機械制造業等。其政府提供工業園的可供土地有大于471.5公頃的四個區六個地塊。
埃及投資與自由區總局主席薩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將在近期率團來華,為該國的開羅工業園等招商。在埃及投資自由貿易區的中國企業將享受終身免征埃及國內稅款及海關稅務、不受相關進出口法規制約等優惠措施,并且在繳納適當關稅的前提下,可以將一定比例的產品在埃及市場上銷售。
“相對于投資一國其他地區來說,投資于埃及的工業園,其政策應該會更加到位!睏畹ぽx說,“規模比較小、技術含量低的企業投資工業園是不錯的選擇,要減少很多風險。”不過,楊丹輝提醒,工業園投資是否成功,還取決于當地環境的穩定。比如有的國家政策不透明,市場法制不完善,“灰色通關”非常嚴重。
據了解,曾有一家大型羊毛精紡企業嘗試投資東南亞等周邊國家,他們通過國外研究公司做系統了解,發現這些國家雖有工資成本優勢,還有對外資企業的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但可以做配套的當地企業基本沒有,產業配套能力極差。其綜合制造成本未必比長三角地區低。
“企業海外建立工業園,面臨異地風險,我國很多企業海外投資都很盲目,沒有明顯的戰略支撐。”楊丹輝認為,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工業園前,應該綜合各方面情況,做好調查研究,科學合理地選擇投資地區。同時,政府應該加強信息、法律咨詢等方面的工作,幫助企業對海外投資園區進行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