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助推福建鞋企海外上市
5月23日,內地最大女裝鞋零售商百麗控股(BELLE)將如期登陸香港聯交所。而未來一段時間,還將有不少福建鞋企扎堆赴海外上市,安踏、特步、金萊克、喜得龍、匹克、富貴鳥等上市已進入倒計時。
“準確數字是,15家福建鞋類企業有可能在海外上市,但具體上市時間未定。”福建省鞋類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踐向記者介紹。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推動這些企業的上市步伐,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都在積極參與。
知情人士稱,地方政府的態度是鼓勵、支持,比如每家成功上市的企業可能獲得幾百萬的現金獎勵,同時在稅收政策上享受特殊待遇。
而行業協會的責任是幫助企業尋找和篩選合適的券商和中介機構,對企業進行上市輔導。“以匹克為例,近期就有多個券商與企業接觸,希望承接上市推薦的業務。”陳踐稱。
專家介紹,目前全國鞋類生產企業集中于福建、廣東、成都和溫州四大區域。福建是旅游運動鞋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其中90%左右集中在泉州、晉江兩地,擁有富貴鳥、安踏、特步等運動品牌。
福建當地市場人士告訴記者,近期不少香港投資機構陸續到福建考查鞋企情況,香港資本市場對內地鞋企的興趣很大。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安踏計劃第三季度赴港上市,集資目標為8億美元(約62.4億元)。而這家擁有4000家專賣店的運動鞋品牌,在2006中國市場銷售排名中,與國際品牌NIKE分獲運動鞋和運動服裝市場占有率第一稱號。
“不到最后上市,不能肯定地說,安踏上市已經成功。”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安踏或正于香港聯交所遭遇一些麻煩,但該人士沒有具體介紹困境所在。
據估計,到2009年,中國鞋類零售總額將達到2120億元,比2006年的1610億元增長30%。“海外資本市場非常看好內地鞋類企業發展前景。”福建市場人士稱。
2000年至2005年,內地每個城市家庭在服裝和鞋類消費品上的消費額年均增長60%。到2004年,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鞋類消費市場,占全球總量的21.2%。但彼時,中國人均每年鞋類消費2.3雙,遠低于西方和亞洲發達國家。宏觀形勢是外資看好鞋類企業的重要原因,但因為成長時間不長,家族式管理等原因,內地鞋企對資本市場仍不甚熟悉。“這也是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參與推動其上市的重要原因。”專家表示。
另據介紹,雖然中國鞋企在出口貿易上正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但這些影響僅針對外銷品牌而言,目前醞釀上市的鞋企多是主攻內地市場的品牌。因此,出口貿易瓶頸對投資者考察投資前景時影響不大。
梯度轉移
福建鞋企“東鞋西進”
在東南部地區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快速上漲的情況下,福建鞋企不得不考慮將產業分解,并梯度轉移。據陳踐介紹,鞋業行業協會正協調部分企業在江西省建設一個規劃統一、功能齊全的“福建鞋業創業基地”,初步規劃5000畝左右,首期計劃引進十幾家實力鞋業企業。
“今后東部作為企業總部,僅留存營銷、研發等核心部門,而生產加工將向西部轉移。”陳踐稱。據報道,匹克集團已在江西上高建立了鞋業生產基地,太平洋鞋業也在江西圈下400多畝地建設寶鴻(江西)鞋業發展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