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專家來浙為鞋企業指點“迷津”
臺上洋專家講得起勁,臺下企業家們聽得專注。31日上午,聯合國貿發會國際貿易中心多邊貿易體制高級咨詢專家彼得·納雷博士對國際貿易“游戲規則”一番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在座的120多位浙江中小外貿企業的老總受益匪淺:只有懂得掌握、運用“游戲規則”,才能在對外貿易中少吃虧甚至避免吃虧。
彼得·納雷博士與另一位洋專家——德國標準研究院、德國機械及制造商協會資深專家哈羅德·雷克斯,此行是專程應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和中國—歐盟小項目便捷基金項目辦公室之邀,聯袂來杭給寧波韻升集團、湖州金洲集團、臺州蘇泊爾集團、寶利特鞋業公司等一批浙江外貿型龍頭中小企業老總及外貿業務負責人進行為期兩天的集中免費培訓、授課。
針對浙江省打火機、鞋類、水產品等一些主打出口產品屢遭反傾銷調查的情況,在這次培訓中,兩位外國專家著重詳細講解、分析了WTO國際貿易規則、中小企業出口戰略及歐盟市場環境、準入條件、質量評估標準以及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歐盟新普惠制特點等內容,并面對面地與浙江省外貿企業的老總們開展互動交流,為企業指點“迷津”。
彼得·納雷特意提醒說,要滿足發達國家不斷變化的標準和技術法規雖然并非易事,但歐盟對殺蟲劑、食物殘留、瓷器的墨和鎘含量、香煙中的有機氯化物、玩具中的危險金屬含量、紡織和服裝產品的氮染料、機電產品的安全和電磁兼容性格外看重,實行最嚴格的技術控制,所以浙江企業對上述產品的質量在生產環節上就應予嚴格控制,并隨時加強檢測,否則就很容易招致歐盟對這類產品的封殺與指控。
哈羅德·雷克斯也給了浙江企業一個忠告——出口不合格產品到歐盟市場的代價固然高昂,索賠資金最高可達7000萬歐元之巨,但歐盟產品責任條規同時規定,有缺陷的產品并不一定是不符合規定的產品,只有當產品導致人員健康損害時,才可索賠。如果損害在500歐元以下的則根本不用作賠償。他說,浙江企業在了解、掌握這些規則的同時,更應學會如何加以合理利用,這樣才能規避市場風險。
外國專家富有針對性的指點得到了與會企業家們的一致好評。浙江霸力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地說,企業很需要這樣實用性強的培訓,希望有關方面以后還能多組織幾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