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動漫受困“人多才少”
日前,在杭州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的會場,幾乎成了各類動漫學校的招聘專場,形形色色的招生海報吸引著流連于此的青年學生。正在杭州讀高三的小陳,平日就喜歡畫畫,這次專門趕來就為了比較一下各學校動漫專業(yè)的情況。他說:“快畢業(yè)了,我打算報動漫專業(yè),但平時各學校招生沒有這么集中,正好趁此機會好好看看選選!
在長三角動漫熱持續(xù)升溫的今天,許多學校都紛紛辦起了動漫專業(yè),各式各樣的動漫培訓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與此同時,大量動漫公司仍然為專業(yè)人才的匱乏而叫苦不迭,何故?
招生75∶1,火
方興未艾,可謂當下長三角動漫學院招生辦學的現(xiàn)實寫照。
作為國內較早成立的專門培養(yǎng)動漫人才的學院之一,位于杭州的中國美院藝術設計職業(yè)技術學院一直備受愛好動漫學生的青睞。學院主任助理陸江云坦言,學院雖然成立沒幾年,但招生情況卻是一年比一年紅火。他以剛剛結束的杭州地區(qū)三校生考試為例,學院招生名額只有20個,但報名的學生卻達到了1500多人,幾近“百里挑一”。
據(jù)了解,目前國內共有447所大學設立了動畫專業(yè),有230所大學開辦了涉及動漫專業(yè)的院系,一些學校還相繼開設了手機動畫、Flash動畫制作等新興課目。2005年,全國有關動漫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大學畢業(yè)生已達6.4萬人,在校學生達到了46.6萬人。杭州一家動漫培訓中心的負責人自信地說:“相信在一段時間之后,學生里會有大師級人物出現(xiàn)!”
相比學校的信心十足,動漫公司卻沒那么樂觀。日本KONAMI在線網絡游戲公司總經理陳潔琳女士,在招聘中并不十分看重應聘者是否“科班出身”。作為青年人中知名度頗高的《實況足球》游戲的開發(fā)商,KONAMI每年都會收到無數(shù)份簡歷,而目前KONAMI公司選擇人才的標準主要還是對其綜合素質的考察,而對于動漫的專業(yè)背景卻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要求。
“KONAMI就像一所大學校,我們的員工一般在跟進一兩個項目后就會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所以,我們更加注重員工本身的素質,而一些名校的學生比較容易達到我們的要求!标悵嵙者@樣說。
復合型人才,少
如今動漫人才市場面臨的一大問題是,缺少既懂經營又懂動漫的復合型人才。現(xiàn)在幾乎所有動漫學校培養(yǎng)的主要是美術人員,相當于一家工廠里生產產品的“工人”,而產品制造出來之后,如何包裝、怎樣推銷、如何將產業(yè)鏈拉長等等,這樣人才卻寥寥無幾。
據(jù)了解,國外在一部動漫推出后,除了出售給電視臺播放的收入之外,出版方還可以通過授權企業(yè)生產這部動漫的相關產品來獲得最大收益。各式各樣的模型、電子游戲、海報等產品,圍繞著這條拉長的產業(yè)鏈,獲得驚人的利潤,而電視播出的收入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相反,中國動漫的主要收益還在播出一塊,其他方面則少有作為。究其原因,缺少意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缺少相應的人才儲備,即使有了想法也難以付諸實施。
奧映文化傳播公司執(zhí)行董事邱劍,最近正在策劃將中國經典傳統(tǒng)動畫《阿凡提》重新制作后銷往阿拉伯國家,而他的主要助手都是外籍人士或者留學回國的“海歸”。說起這個現(xiàn)象,他頗感無奈:“現(xiàn)在中國的專業(yè)版權公司中,只有六分之一是本土公司,而其中的本土人才就更少了。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阿凡提》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動漫,但主要還是依靠更加專業(yè)的外國員工來策劃,畢竟在版權談判中變數(shù)很大,外語、專業(yè)知識缺一不可!
邱劍告訴記者,中國有一款著名的國產動漫品牌,幾年前曾經風光一時,最多時有2400家專賣店在全國落地。但由于缺乏相應人才,對品牌經營沒有系統(tǒng)規(guī)劃,導致經常出現(xiàn)同一個展會上幾家公司都拿著授權生產的產品相互打擂的情況。最終,該品牌在2005年全線潰敗!皼]有本土的復合型人才,國產動漫的崛起將困難重重。”邱劍表示。
一位剛剛創(chuàng)立了自己動漫公司的業(yè)內人士也表示,動漫人才就是繪畫人才的觀念必須改變。“培養(yǎng)美術人才,交給專業(yè)的美術院校就足夠了。一些綜合性大學如果要開設動漫專業(yè),應該把眼光放在培養(yǎng)經營人才上!彼f。
耐得住寂寞,難
“現(xiàn)在中國做動漫的人心態(tài)都太急了,老想著一舉成名一步登天,卻不知一部動漫要真正打出名頭,就一定要經過多年打磨,沒有耐心不行!”在同許多動漫人士的交流中,記者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觀點。
譬如,美國動畫片《汽車總動員》,從開始制作到最終上映總共花了大約四年時間,而一部中國動畫的制作周期一般只有半年。在這種情況下,動漫從業(yè)人員自然難免浮躁。對此,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動畫設計師也嘆起苦經:“我們自己也不想拿出很粗糙的作品來,但是老板的指令,贊助商的壓力,全都擺在那里,只能不停趕工,我也是有苦說不出。
“真正的大師都是耐得住寂寞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日本集英社版權業(yè)務部主任足立聰史先生表達了這一觀點。集英社下屬的《少年跳躍》雜志是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動漫雜志之一,著名作家鳥山明就是通過《少年跳躍》而一舉成名的。足立聰史說,很多著名作家最初向《少年跳躍》投稿時,都有不被采用的經歷。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是一邊打零工一邊堅持創(chuàng)作,才有了后來的功成名就。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