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企業上榜2007中國慈善排行榜

2007中國慈善排行榜上榜企業李寧
山西省靈丘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之一,抗戰時期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就發生在靈丘縣關溝村附近的山嶺。但由于經濟發展滯后,教育條件相對非常艱苦。媒體曾有靈丘縣下關中學“全校200多個學生在寒冷冬天圍著一個水龍頭喝涼水、老師學生共同爭搶一個露出球膽的籃球”的相關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2006年7月,李寧有限公司決定聯手團中央扶貧辦、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共同發起并主辦“一起運動”建設新農村體育師資公益培訓項目,首發項目就在靈丘縣正式啟動。
著力提高農村體育水平
“中國有80%的小學在農村,其中有近16%的孩子沒有享受過正規、系統的體育教育,體育課大都以自由活動和自習的形式代替。農村地區中小學體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對整個民族身體素質的提高,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李寧公司一位負責人說,作為一個扎根本土的體育用品公司,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李寧公司愿意為提高廣大農村地區體育教育水平做出自己的貢獻。
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全民奧運、全民運動的勢頭越來越猛。而農村由于體育健身器材的匱乏,師資力量的短缺,群眾健身活動的內容除了一些地方傳統曲藝歌舞活動以外,十分單調。提高農民的身體素質,建設農村體育健身工程,培養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成為農村體育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李寧公司在發展伊始便秉承‘公益為眾愛心為眾’的理念,積極履行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一起運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發揮空間。該項目將切實提升農村地區的體育教育水平,讓更多的孩子發現并發揮自身的運動天賦,實現他們心中的‘運動夢想’。”這位負責人說。
讓運動改變生活
在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李寧那無與倫比的英姿至今留在國人的腦海中。當時,李寧一人便捕獲3金2銀1銅,成為那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隨后在1987年,李寧成為當時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惟一的亞洲委員。上世紀末,李寧被世界體育記者協會評選為“二十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貝利、飛人喬丹等25位體壇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紀體育之巔。
讓運動改變生活,喚起民族自信,昂然立足世界是李寧公司的使命和愿景。1989年李寧牌商標正式注冊后,公司就一直致力于體育用品的開發和生產,也一直倡導以運動為核心的生活方式,讓崇尚運動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崇尚運動、誠信、激情、求勝、創新、協作”是李寧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它源于李寧公司對體育精神的理解與崇尚,是李寧人日常行為的基本準則。
事實上,李寧公司不僅致力于趕超耐克、阿迪達斯等世界級體育品牌,躋身世界一流體育行列,同時也非常重視作為一個合格企業公民的責任。也許正是持有的那份精神,使得李寧公司成立17年來,一直本著“源于體育,用于體育”的精神積極支持著公益事業。
誠信為民回饋社會
在2006中國企業責任調查評選中,李寧公司憑借多年來對公益事業的貢獻榮獲“公益特別獎”。這個結果使李寧公司欣慰地看到,他們多年來在社會責任方面所付出的執著努力,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李寧公司認為,品牌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良好的企業信用,先樹立誠信為民的企業形象,才能培養客戶和消費者的忠誠度和美譽度,回饋社會早已成為李寧公司內部不可或缺的企業文化。李寧經常會做一些公益活動,比如捐助希望小學,幫助貧困孩子,引導員工正確理解社會的貧富差距,了解不同人群的生活狀況,以善的視角觀察世界等。
一句廣告語可以看出一個品牌的內涵。“一切皆有可能”就充分體現了李寧品牌在過去15年的不斷積累和完善。從最早的“中國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給自己”,從“我運動我存在”、“運動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到現在的“一切皆有可能”,“李寧”逐步沉淀著品牌獨有的內涵,它提供的絕不僅僅是體育用品,而是在傳遞一種人生信念、生活品質和思想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