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稅企攜手應對俄“禁售令”施行
俄羅斯政府5個月前簽署的“禁止外國人在露天市場從事零售經營的法律”(即禁售令)自4月1日正式生效。此舉已開始沖擊到當地的20萬華商,并將對泉州玩具、紡織、服裝、鞋帽等行業出口及稅收產生較大影響。對此,泉州市稅務和企業攜起手來積極應對俄“禁售令”。
面臨停業、回國或另尋出路的選擇,泉州市多數在俄企業并不愿意放棄好不容易才站穩腳跟的市場:部分企業試圖在俄尋找有一定實力、資信較好的客商作為代理商,實現生意中心由零售轉為批發,以正規的合同貿易方式搶占市場;部分企業則考慮待條件成熟后,在俄設立正規公司,招收俄當地員工,利用當地的關系打理財稅、商檢、報關、儲運和貿易推廣等活動,實行本土化管理;部分企業還有意建立貿易合作區,將原先出口到俄羅斯的產品以半成品的形式在當地進行加工,變“中國制造”為“俄羅斯制造”。
對此,泉州市各級地稅部門也采取了相應措施,及時深入上述行業中的重點稅源企業開展“稅情入戶懇談”活動,詳細了解在“禁售令”生效后的生產經營情況,科學評估其對地稅收入的影響。同時,為企業積極提供合理化建議。在了解到“俄羅斯歷來對外國人的零售模式比較抵觸,而對到俄羅斯投資設廠卻持鼓勵態度,加上禁售令是一項規范市場的法規,從長遠看零售經營的市場風險依然存在”這一情況后,及時向生產企業提出“盡早轉型為貿易公司或加強與俄羅斯商人貿易合作”的建議,受到企業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