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向“世界鞋都”沖刺
國際化專業化
4月19日—22日,第九屆中國(晉江)國際鞋博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據統計,本屆鞋博會合同交易額52.5億元,客流量近5萬人次,其中,國外客商2000多人。全國皮革和制鞋行業首次技術成果拍賣會20日下午在晉江圓滿收槌,公開拍賣的5項科技成果均順利成交,成交額達108萬元。本屆鞋博會更加凸顯國際化、專業化和重視人才的特色,展現了“中國鞋都”的新內涵。
境外展商使出渾身解數
本次鞋博會展商與采購商數量之多為歷史之最,不僅有專門的臺灣館、意大利時尚鞋版展示館等成規模的館中館,境外品牌獨立參展的也不少。參展企業涵蓋了意大利、美國、德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除了臺灣制鞋同業公會、菲律賓菲華聯合公會等老面孔外,聯合國采購中心、法國歐尚集團、歐美買家團等新的大采購集團也都紛紛登臺亮相。境外參展商與采購商的積極參與使得鞋博會異常熱鬧,檔次明顯提升。
意大利的6位時尚頂級設計師在現場展示了近千款最新的流行鞋樣。鞋機館集體演繹“科技”內涵,展品科技含量高,境外展商數量和展位面積大幅增長,意大利滿譽集團、德國DESMA、英國3M、韓國日星、日本百靈達等跨國集團紛紛亮出最新產品。參展的設計師、境外商家大多是滿載而歸,與眾多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鞋博會期間,不少境外參展商、采購商認為,晉江無愧于“世界制鞋基地”,并將成為未來的“世界鞋都”。
產業配套全面升級
據統計,目前,晉江已擁有年產值過千萬的企業100多家,其中超過億元產值的企業46家。在全國旅游運動鞋生產企業年銷售量前20名的排行榜中,晉江企業占了半壁江山,眾多企業已經成功將品牌輸出海外,產品在國外市場上日漸走紅。
制鞋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配套工業的發展,產業鏈開始完善并逐步升級。目前晉江從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機直至數字模都有專業廠家為成品鞋企業從事配套生產,并涌現出如宏瑋鞋材、清美鞋材、峰安皮革等一批規模化鞋材生產企業,分工促使企業走向專業化,研發水平、能力不斷提高,整個制鞋產業形成自主配套的一條龍生產協作群體。在專業化的過程中,鞋機企業也在扮演著加速產業發展的重要角色。意中制鞋機械、華昌鞋機等鞋機龍頭企業為晉江制鞋工業提供了良好的裝備,其產品已占據晉江市場份額80%,并遠銷全國各地和印度等東南亞國家。
千方百計突破人才瓶頸
兩岸大學生運動鞋設計大賽、制鞋行業技術能手大賽等活動把人才推到了臺前,設計新秀和制鞋能手擁有一個展示的機會。渴望人才的晉江開始付諸更多的行動。
4月22日,位于晉江的國家鞋類檢測中心與法國CTC簽署協議,正式進行合作。當天,晉江市制鞋工業協會與中國皮革研究院、四川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陜西科技大學宣告進行合作……這一系列的動作后面,是晉江鞋企主動尋求技術創新的呼聲和實效。值得一提的是,山東輕工業學院、陜西科技大學、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主動帶著研究成果前來洽談。
除了對外合作與吸引人才,晉江制鞋業也開始著手培養人才。4月18日,位于晉江的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正式奠基。學院成立后,可以為晉江鞋業等制造業提供大量的技術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