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等行業新發職業病人數呈上升趨勢
從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情況通報會上了解到,自2002年實施《職業病防治法》以來,新發職業病人數幾年來呈上升趨勢。其中農民工仍是潛在隱患的高發人群。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目前受職業病危害的接害人數在10萬左右。
一些企業打折扣忽視職工身體健康
市衛生局副局長王范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強調的不是如何治療病人,而是如何控制源頭、治理危害,強調的是企業的責任。然而,從我市的職業病發病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在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上大打折扣,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得不到保護。
在1999年至2002年,大連某船廠先后雇用農民工6人從事打砂作業。2003年10月其中3人分別被診斷為Ⅰ、Ⅱ、Ⅲ矽肺。他們上崗前未做體檢,而且打砂現場無防塵設備,連最基本的防毒面具也沒有配備。三人中工齡最短的2年零4個月,最長達5年零2個月。
農民工成潛在隱患的高發人群
會上記者獲悉,農民工仍是潛在隱患的高發人群。自2002年實施職業病防治法的5年來,我市共查出慢性職業病143例:其中塵肺63例(農民工40余例),職業中毒37例,職業性減壓病37例,職業性眼病6例。
去年,市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開展全市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農民工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專項整治活動。在檢查的541家用人單位中,查出有接害農民工的單位431家,接害農民工25883名。其中建立健康監護檔案僅251家。
我市職業病發病有幾大特點
市職業病衛生監督科科長黃力告訴記者,目前我市職業病發病有幾大特點:其中主要原因是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人數多、流動性強,每年都有新發的職業病病人。過去職業病集中在國有造船業、采礦業等,現在擴展到水產養殖業、木業加工、皮革制造等行業,且逐漸從國有大企業向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擴散。
其次,用工制度改革增加了接害人群健康管理的難度。一些大中型企業將苦、臟、累接塵接害等作業以外協、外包等形式,將職業病危害作業轉嫁。
另外,水產養殖業潛水員的減壓病也成為高發病。據了解,我市從2003年以來,市區醫療機構減壓病患者逐年增多。這是由于水產養殖業經濟轉型后,水產養殖多為私人承包,多數潛水員未經培訓上崗工作,缺少管理措施,不執行操作規程,死亡病例時有發生。
行政罰款最高50萬元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市衛生行政部門今年將繼續加大執法力度,把船舶、集裝箱制造等行業電焊工健康監護作為工作重點。增加對煤礦、制藥、農藥生產企業等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和企業的專項監督。著重檢查用工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情況、以及人員配備、職業病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有害因素監測、健康監護、警示標識、應急救援等方面的情況。對以犧牲工人的健康為代價來發展所謂的經濟的企業,將依法處以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行政罰款,情節嚴重者令其停建或關閉,以切實保護勞動者的職業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