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鞋巧打扮 俄商頻頻掏腰包
2007“中國女鞋之都”中俄鞋業貿易洽談會舉行,十多家成都鞋企接訂單,成交金額300多萬美元。
俄羅斯采購商與成都鞋企直接對話,現場看樣、現場簽單。昨(21)日上午,“2007‘中國女鞋之都’中俄鞋業貿易洽談會”在中國女鞋之都·品牌企業基地舉行。此次洽談會是俄羅斯“禁商令”頒布之后,中俄之間首個高標準、專業的雙邊貿易洽談會。“成都女鞋進軍俄羅斯高端市場,最重要是款式。”參會的俄羅斯采購商一語中的。

現場看樣款式才是關鍵
昨日上午,參展的49家成都鞋企紛紛亮出了“拳頭”產品,把展臺裝扮得極具特色,以此吸引俄羅斯采購商的目光和訂單。沿著展臺一路走過,俄羅斯采購商細細品鑒,詳細詢問價格、制作和原料等問題。“顏色不重要,款式很重要。”采購商們紛紛表示,“成都女鞋總體不錯,競爭力很強。在俄羅斯,越來越多的女人注重時尚,款式變得非常重要。”一名俄羅斯采購商向參展的成都鞋企介紹俄羅斯的市場狀況,并對一些參展商提出建議:“你陳列的這些款式稍微舊了點,兩年前俄羅斯就有這樣的款式。”
截至昨日下午4點,已經有10多家成都鞋企接到了訂單,成交金額為300多萬美元。
協會介入提供政策優惠
全俄鞋業聯盟董事謝爾蓋·布雷特柯夫第一次來到成都,他說,全俄鞋業聯盟董事是俄羅斯的政府性組織,能為成都女鞋出口俄羅斯提供政策優惠。
四川每年有上萬人在俄羅斯做皮鞋生意,成都的1700多家鞋企,高達70%以上的產品出口俄羅斯。俄羅斯《外國人在俄羅斯聯邦法律地位法》(簡稱禁商令)的制定和生效,以俄羅斯為主要出口方向的成都鞋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傳統出口模式面臨挑戰。“以后,只要是正規渠道出口到俄羅斯,我們協會都會提供一些政策優惠。”謝爾蓋·布雷特柯夫說,中國鞋企不應擔心這個問題。
一個建議走品牌之路
成都鞋長期依賴外銷以邊貿轉銷為主,沒有介入終端客戶的直接供貨,缺乏自營出口或代理出口等正規渠道,進入俄羅斯市場也多數是通過灰色清關的形式,對邊貿依賴過重。如今,出口俄羅斯對中國鞋企的考驗更大,關稅、成本等方面的壓力,加之成都女鞋很大部分都走自由市場的中低端路線,會不會讓成都女鞋的競爭力在俄羅斯市場削弱?
“這是市場發展需求的正常階段。”謝爾蓋·布雷特柯夫解釋,根據俄羅斯國內的市場狀況來看,人們非常認同中國女鞋。成都鞋企應該結成聯盟,走品牌化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