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晉江糧倉”到“中國鞋都”
走進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就會發現這里是當之無愧的制鞋基地。大廠挨著小廠,38.8平方公里的面積,就容納了3000多家鞋企和配套企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一年生產6.5億雙鞋!
20年來,富有創業精神的陳埭農民紛紛建起工廠、創起品牌,憑著“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把農村變成了城鎮,成為世界旅游鞋主要生產基地。
在陳埭,投入使用一年多的“中國鞋都”已經成為年成交額超過80億元的鞋材市場。
到過陳埭鎮的人,總感嘆這里的民營企業家精力充沛。陳埭鎮的企業家會幽默地說:“我們是從做運動鞋開始的,所以要學會跑步前進。”的確,陳埭鎮當之無愧是一個運動鞋名企的“孵化機”。安踏、361°、喜得龍、愛樂、德爾惠、恒強、喬丹、金萊克等家喻戶曉的鞋業品牌就誕生于這個地少人多的小鎮上。
眾多名企除了自主創牌之外,還想方設法把品牌輸出到海外。陳埭有30多家企業在菲律賓、美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00多個商務機構。
在陳埭鎮,最明顯的感覺是這里的人都爭分奪秒,很多企業家都工作到深夜,恨不得把一天當成兩天來用。鎮長王茂泉說:“陳埭鎮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基本上都是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人小學都沒畢業,但是他們能吃苦,善學習,在幾年內就把一個個家庭小作坊發展成了擁有成千上萬名員工的大企業、知名企業,并帶動了全鎮人民勤勞致富。”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85億元,上繳稅收7.82億元。
如今,陳埭鎮總人口已有40多萬,很多農民都選擇到陳埭打工。陳埭鎮逐步改善了人居環境,做好社會保障,重視下一代陳埭人的培養。水不夠用,就搞供水設施;路不好走,就搭橋鋪路;學校太少,就募資修建……“做好這些事,既可以節約用地,進一步實現工業規模生產,還能以工業反哺農業,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鎮長王茂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