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商令延遲 川企“松口氣”
從4月1日開始,俄羅斯政府的“禁商令”(即禁止外國人在露天市場和商亭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正式生效,四川企業遠在俄羅斯的生意受到的影響有多大?昨(5)日,記者致電正在廣州出差的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彭軍,他告訴記者,日前從俄羅斯商務部傳來的最新消息表明,俄羅斯政府的“禁商令”已在其首都莫斯科推遲執行。他認為此舉將有利于四川企業在莫斯科調整經營策略,以應對今后俄羅斯“禁商令”的全面實施。
川鞋在莫斯科暫時“歇口氣”
“目前在常駐莫斯科市場的外國商人中,有70%來自中國。”彭軍說,在俄羅斯市場的“四川造”以鞋子居多。據悉,成都目前約七成的鞋企是以出口生意為主,其中又有高達90%的皮鞋是出口到俄羅斯的。雖然早在去年底時,俄羅斯政府就宣稱,將于今年4月1日起實施“禁商令”,但由于許多外國商家難以短時間內在當地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或者單獨注冊一家公司,都受到了“禁商令”的沖擊。
剛剛從莫斯科回來的彭軍向記者描述了俄羅斯“禁商令”前夕中國商人甩貨賤賣的情景,現場商品堆得像小山一樣高,他從來沒有看到這樣的大甩賣。在成都要賣到100元一雙的女鞋,在莫斯科不得不以30元賤賣。
據彭軍介紹,目前,除莫斯科以外,其遠東市場已關閉,而占據該市場一成比例的成都鞋已被迫退出,其余九成川鞋都在莫斯科,現在可以最大限度挽回損失的也只有一部分貨物了。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鞋業
彭軍說,目前,在俄羅斯市場上,中國商品除了鞋子外,還有其他日用工業品。而根據俄羅斯政府的相關決定,從4月1日起外國人無權在俄羅斯露天市場和商亭內從事零售貿易,外國人可以在露天市場上干其他的工作,如搬運工、清潔工、批發商、老板、攤位的承租人等,但不許直接向顧客售貨。
俄羅斯“禁商令”定在4月1日開始生效,但在莫斯科的中國商人早在3月中旬就開始甩貨,中國商人甩貨的不僅有鞋子,還有百貨、針織品等,中國商品原本就以“物美價廉”著稱,因此,這樣的大幅降價更是引來了當地居民紛紛搶購。
彭軍說,現在莫斯科的日用消費品市場就像10前的成都荷花池市場,既有在臨時搭建的大棚內經營的,又有在露天擺攤叫賣的。俄羅斯政府將其視為不規范的市場而將其關閉,要變“灰色交易”為“白色交易”。在這種情形下,經銷中國貨物的俄羅斯經銷商也在觀望中,不敢貿然要求中國的生產廠家或中間商再發貨。
別把“雞蛋”放一個“籃子”
彭軍介紹,成都目前的鞋企有1000多家,70%都在做出口業務,其中90%的皮鞋出口俄羅斯多通過貨攤、集市及商店以外的其它場所零售。那么,四川鞋企、四川其他出口企業,都應該從俄羅斯此次“禁商令”中吸取什么教訓呢?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彭軍說,過去,四川鞋企一直將俄羅斯市場作為主要的出口市場,相應地,對于歐洲市場、北美市場重視不夠,目前,出口到這些地區的川鞋數量,還達不到總出口量的10%。因此,他建議四川鞋企今后在繼續做好俄羅斯市場外,應加大對歐洲市場、北美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的開發力度。“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
彭軍給四川鞋企的另外一條建議是,依法經商,通過正規方式經營獲利。此前,大多四川商人都選擇在半露天的市場進行商品買賣,采取個體戶沿街叫賣的方式。彭軍建議在俄的四川商人應盡快到當地辦理營業執照,或在俄注冊公司,以此來消除不利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