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材市場見證晉江鞋成長
一個家族見證一段歷史
早期,在晉江做鞋子,買一顆鞋釘都要跑到廈門;隨著晉江制鞋企業越來越多,這種狀況急需改善。20世紀80年代中期,陳埭街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幾家兼營鞋釘、皮革等鞋材的商店,茂盛織帶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當時這里還只有一條布滿石子的小路,一到下雨天就滿地泥濘。馬路兩邊的房子也很破舊,大都是只有一層的石頭矮屋。”茂盛織帶公司的老板丁春茂向記者描述了鞋材市場當時的情景。
丁春茂是茂盛織帶公司的創始人,“20多年前,我還在這條街上擺地攤賣冰棍,后來看到周邊的鞋廠越來越多,就開始搭配售一些鞋釘、皮革等簡易的配件。”丁春茂說,當時還沒有專門的鞋材店。
慢慢地,丁春茂發現鞋材需求量很大,生意很火爆。“當時每天都能出很多貨,從泉州拉回來的材料還裝在拖拉機上,就差不多被人搶光了!”
而后,陳埭街上的鞋材店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看到鞋材生意好做,我們店旁邊的食雜店都紛紛改裝門面,也開始做起鞋材來。”丁春茂說,20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陳埭街上的鞋材市場就初具規模了。
然而陳埭鞋材市場的大發展是20世紀90年代,這一點可以從丁春茂家族的發家史上找到印證。20世紀90年代初,陳埭在國際制鞋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抓住了機會,在陳埭街的基礎上,政府又規劃了陳泉路和湖光路發展鞋材市場。那時,丁春茂的兄妹分別在湖光路和陳泉路上拿下了店面,都經營起鞋材來。現在,丁春茂的侄女丁超紅又在陳埭街上開起了鞋材店,取名為“勝達鞋材”。“從我父輩開始做鞋材到現在,我們從1家店發展到4家店。這從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陳埭鞋材市場的發展。”丁超紅說,現在安踏、鴻星爾克等大品牌都是他們的客戶。
“中國鞋都”是新起點
從陳埭街鞋材市場到陳泉路、湖光路乃至陳埭區域鞋材市場,晉江的制鞋產業完成了第一次飛躍。但到了21世紀初,陳埭鞋材市場又不能滿足廣大鞋企的需求了。
現在,晉江陳埭鞋材市場已經發展成為集鞋業原輔材料批發、零售、儲運、鞋機展銷為一體的專業市場,年交易額達80億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鞋材市場之一。特別是新建成的“中國鞋都”能提供鞋樣設計、鞋業科研、物流倉儲、管理咨詢等綜合服務,就像一個鞋業大超市。
“在陳埭建設大型鞋業專業市場———‘中國鞋都’的想法就是在那時候提出來的。”陳埭鎮企業辦主任尤金榜介紹,為了聚集制鞋行業的生產要素,使產業鏈配套更齊全、規模更大,澳門金龍集團在陳埭投資成立了晉江鞋業市場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獨立開發建設“中國鞋都”項目。
2005年9月,位于陳泉路的“中國鞋都”首期店面開盤,華昌、新來發、鳳竹等一批本地鞋材企業和浙江、廣東、湖北、山東等地鞋材經營商紛紛入駐。“‘中國鞋都’不是簡單的銷售,它同時還提供鞋樣設計、鞋業科研、物流倉儲、管理咨詢等業務,為生產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尤金榜說,“中國鞋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商貿市場,而是一個以鞋業為主,集商貿、會展、休閑為一體的規范、大型的現代化國際鞋業專業市場。
據了解,2006年,“中國鞋都”單單稅收就創下了5000萬元,成為中國最大、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鞋業市場之一。陳埭鎮鎮長王茂泉說,今年陳埭鎮將與工商、稅務等部門研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在“中國鞋都”建設展示本土鞋業品牌,使“中國鞋都”成為成品鞋一條街。“以后外商來晉江參觀,只要到這條街,就能了解到晉江的所有鞋品牌。”王茂泉說。
- 上一篇:南昌中山路上叫賣“走私鞋”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