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軟件工程師缺5萬 孵化工程孵人才
為解決高新技術軟件企業快速發展與實用型人才緊缺的矛盾,24日,我省啟動了“海峽西岸高新技術人才千鷹孵化工程”。每年選拔進入該工程的1000名學員,將可獲得學習生活補貼、就業獎勵和創業基金資助及就業名額。目前,該項目多方籌措的50萬元資金已到位,將為首批選拔進入孵化工程的80名學員提供資助。
實用型軟件人才緊缺
省軟件行業協會有關人士介紹,隨著海西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游戲、動漫產業的壯大和網絡的快速發展,目前,全省已有各類從事軟件開發、推廣應用及服務的企業500多家,涌現出新大陸軟件、福富軟件、榕基軟件等一批年營業額上億元的骨干企業。核心技術人才和軟件技術人才越來越受到這些新興行業的青睞,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相關的職業教育,從而投身這些行業從事相關工作。
盡管如此,我省軟件產業仍面臨著人才缺乏、人才結構不合理等困境。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省實用型、工程化的軟件人才極度缺乏,未來5年內將急需3萬~5萬名標準化、工程化的軟件工程師。福建省賽迪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譚子珊認為,為解決高新技術軟件企業實用型人才緊缺的矛盾,建立在此類企業實際需要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定向培養的職業教育應運而生,而人才孵化是IT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孵化工程培養專業人才
“千鷹孵化工程”是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省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省軟件行業協會及福建省賽迪職業培訓學校等單位共同啟動的,由省科技廳、省信息產業廳、省勞動廳及省民政廳等政府部門參與組織和指導。有關各方將集中各自在高新技術軟件人才培養和人才就業等方面的優勢和資源,實施強強聯合,推進產、學、研的密切合作,創新運行機制,完善培養方式,加強海峽西岸高新技術軟件專業人才的培養,使我省高新技術軟件人才隊伍的規模、結構和水平能適應高新技術軟件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記者了解到,“千鷹孵化工程”計劃于2007~2010年,公開面向應屆畢業生和待業求職人員招收選拔學員,報名者經學前測試后合格者方能入學。該工程依托省高新技術軟件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北大青鳥APTECH(福建賽迪)授權培訓中心及省內外800多家企業,首次采用人才孵化和軟件核心課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人才孵化基地,按照企業化管理模式,讓學員在學期間在基地參與實戰演習,進一步提高其實際項目能力,轉換職業人思維和行為模式。項目設立工程專項培訓資金,對每年選拔進入工程的1000名學員,提供學習生活補助及就業獎勵和創業政策扶持資助。同時還成立就業指導中心,全程為學員提供職業素質培養與職業生涯規劃及創業指導,合格學員畢業后優先成為定向輸送人才,直接留孵化基地企業工作或推薦合作簽約單位就業。(檀東焜、曾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