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科技助力運動鞋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科技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在世界性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們憑借自身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物質資源和優惠的引資政策,成功地接收了境外品牌在制鞋技術、設備、資金等方面的轉移,使我國運動鞋制造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如今,阿迪達斯、耐克、銳步、彪馬、美津濃、紐巴倫、茵寶等一大批世界制鞋業頂級品牌相繼在中國落戶,其中阿迪達斯在華簽約廠40多個,耐克有120多個,美津濃的運動鞋90%產自中國。在約有21億雙運動鞋容量的國際市場上,50%以上的產品標有“MADEINCHINA。我國生產的運動鞋除極大地滿足著本國市場需求外,還為世界體育、休閑運動的蓬勃開展,提供了質優價廉、豐富多彩的物質產品。
我國運動鞋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體育事業的發展,運動鞋這匹黑馬迅速地沖入我國人民的體育、休閑生活,并成為與國際統計方式接軌的運動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鞋三大系列體育用品中的支柱產品。在計劃經濟年代,我國運動鞋以硫化鞋為主,冷粘鞋屬剛剛起步,標準化程度很低,生產設備簡陋,在行業內占有極小的份額。改革開放后,我國運動鞋的生產研制從上海、天津等地迅速地向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聚集,形成了以福建、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等省為代表的產業集群。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運動鞋生產企業有幾百家,生產線擁有量約為1000-1500條,年設計生產能力約為8億到10億雙;年銷售超過1000萬雙的企業約十家,年銷售在幾十萬至幾百萬雙的企業有近百家。近年來,不斷增長的我國運動鞋市場容量約為5億至9億雙,預計2008年后可增至11億雙。
運動鞋作為運動休閑用品,因其輕便、舒適、大方而備受現代人的青睞,在西方發達國家市場十分活躍。其中具有紳士風度美稱的英國,除個別正式場合外,有80%的人穿運動鞋,在香港國際機場的百人抽樣調查中,有70%-80%的人穿運動鞋。世界運動鞋市場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世界運動鞋市場將達到24億雙。目前我國人均運動鞋擁有量為0.4雙,距美國人均4.3雙、歐洲3.7雙、日本4.4雙相差甚遠。我國有13億人口、有30%以上的體育人口、有幾千萬專職和兼職的運動員和體育工作者,有兩億多規模的青少年忠誠消費群體,加之我國政府正在推行的“青少年陽光工程”、“農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運動”,以及現代人邁開雙腿走向大自然的郊游、遠足、慢跑、快走、越野、登山等健康意識的增強,一定會再度激活運動鞋這片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
競爭激烈的運動鞋市場
在世界上,一些頂級體育品牌如阿迪達斯、耐克、銳步、彪馬、美津濃、紐巴倫、茵寶等巨型體育品牌都是以運動鞋起家的,并至今分別引領著國際運動鞋的發展潮流。雖然現在世界運動鞋的生產基地已轉移到亞洲、拉美等發展中國家,但美、歐、日本、意大利等發達國家仍掌握著制鞋技術的絕對優勢,一些頂級品牌仍然壟斷著各自的運動鞋市場。如阿迪達斯、耐克、銳步三大國際品牌控制著全球運動鞋55%的市場份額。在運動鞋消費世界第一的美國市場上,耐克作為本土企業,運動鞋產品占27%,2004年底該公司以3.08億美元收購匡威后,把產品類別向著全球布面運動休閑鞋市場迅速拓展。2004年美國運動鞋進口增長15%,達到5.5億雙,其中從中國進口80.5%。耐克公司以20萬美元與姚明簽約,旨在利用種族的親和力占領中國及東南亞市場。
德國是阿迪達斯的故鄉,該公司全球年銷售80多億美元,其中70%為運動鞋,而在運動鞋產品中只有4%產自歐洲,這部分主要是為世界頂級運動員提供個性化服務,其余所有產品均來自于低工資的遠東。2005年耐克全球銷售約140億美元,耐克運動鞋占全球市場33.2%,阿迪達斯占15.4%,銳步占9.6%。2005年阿迪達斯以38億美元并購銳步,不僅是為搶占銳步在美國23%的運動鞋市場,并購后,阿迪達斯的市場銷售及份額迅速疊加后,只距對手一步之遙。該公司高管聲稱,到2010年將全方位超越對手。
在國內市場,入世5年,境外企業憑借資金、品牌的優勢急劇擴張,民族品牌在重壓下蹣跚前行。1997年—2002年李寧公司一直保持了6年中國市場銷售第一,但2003年后降至第三。從2001年—2005年,充滿變數的中國市場進行了初步的洗牌,其中阿迪達斯從原來在中國銷售1億升至32億(增長32倍),耐克從3億升至34億(增長11倍),李寧公司從原來的7億升至25億(增長3.5倍)。此外境外品牌強勢出擊又連連得手,在攻下2008年奧運會合作伙伴、中國體育代表團合作伙伴、北京奧運會健身器材獨家供應商的制高點后,又把目光轉向國內頂級賽事和具有影響力的項目及運動隊。民族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陣地和生存空間不斷縮減,短短幾年對手從不敵于我1/7增至大于我近10倍,足以引起行業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