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裘皮產消市場擴大改變國際裘皮業格局
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快,而且有悠久的歷史與傳統,一直擁有飼養業、服裝制造業、出口商并且是今天的消費大國。中國本身出產一些裘皮動物,如水貂、狐貍、黃狼、羊等,出口量都很大,很受國際歡迎。同時,中國也會用進口的毛皮原料,用于加工時裝再出口。未來中國的毛皮服裝的出口量會越來越大。中國將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裘皮生產中心。
中國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裘皮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也會購買一些進口衣服,中國的同行也會到中國香港、米蘭去參加裘皮博覽會以及在北歐、北美舉行的毛皮拍賣會。
中國消費市場購買毛皮數量有所增加。從中國加入世貿以后關稅的遞減,中國對購買進口貨的份額越來越大。
中國的購買能力越來越大,不光是毛皮商品,還包括其他商品。一些國外的公司已經不斷地在中國開辦事處,包括北歐一些拍賣行,也有代表處在北京。但是市場并沒有飽和。
中國的消費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內銷市場發展很快。毛皮店越來越多。很多毛皮零售店,毛皮的價錢越賣越低。毛皮是一個高形象的產品,這樣做破壞了這個形象。同行都要為這件事多一點關注。把產品做好不光是價格便宜這方面,要加強技術競爭。
中國裘皮生產和消費市場的擴大,必將促進國際裘皮業重新洗牌。
全球裘皮的主要原產地在歐洲,其中歐盟國家占全球產量的70%%。現在全球的年產量是:水貂皮3100萬張,狐貍皮400萬張。水貂皮最大生產國是丹麥、芬蘭和荷蘭、美國、俄羅斯,狐貍皮的最大生產國是芬蘭、挪威、波蘭和俄羅斯,也包括中國的產量。為什么北歐有這么大的產量呢?
有氣候的原因、裘皮飼養的傳統、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有效的疾病控制。
用作裘皮服裝的毛皮原料分兩類:85%%來自飼養,其它來自野生動物。飼養毛皮是畜牧業的一部分。飼養動物主要以水貂和狐貍為主,還有艾虎、海貍等。為什么野生動物的毛皮也用來做原料?有些野生動物不一定對人類有好處。還有個概念——生態平衡,這些野生動物包括:兔子、紫貂、麝鼠等等。還有羊,不僅用它作服裝原料,還可給人類提供食物。
歐盟關于裘皮飼養的法律、法規非常成熟,歐盟國家對飼養裘皮動物的要求比較高的。“動物的福利”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裘皮的飼養環境、動物數量、檢驗、管理、研究、屠殺方法以及使用的設備都有法規。從農場到消費者——真正的國際貿易
毛皮從農場出來,一直到百貨公司手上,經過的環節有很多,也會經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工序。從農場出來到拍賣行,到硝染廠,再到服裝廠生產服裝,最后才到零售店。生皮在拍賣行中會依據國際標準分等級銷售,根據它的顏色、尺碼、質量分出來,然后進行拍賣。現在最大拍賣行包括芬蘭毛皮拍賣行、哥本哈根、奧斯陸、美國西雅圖、多倫多北美及圣彼得堡拍賣行,也包括在香港的中國裘皮拍賣行。買家在會上買完貨以后,第二道工序就是把這些生皮運到硝染廠,把它變成熟皮。現在世界上主要的硝染廠在意大利、法國、德國、中國香港等。
世界上主要的裘皮加工地在:中國香港、希臘、意大利和加拿大。
裘皮服裝、服飾品等主要銷售渠道有:裘皮零售商店、百貨商店、設計工作室、時裝專賣店。毛皮衣服不是光在毛皮專賣店里銷售出去的,現在很多是在時裝店里賣出去的。
要估計裘皮服飾的銷售金額很難。全球的毛皮服裝,包括飾邊毛皮服裝加起來,100億美元左右。俄羅斯可能是現時世界上擁有最高貴裘皮時裝店的地方。這是由那里的氣候、文化決定的,那里的女士很喜歡炫耀自己,經濟比較穩定也是原因之一。
裘皮時裝重回時尚
裘皮服裝是時裝的一部分。全世界有300多個出名的服裝品牌,里面都有用裘皮做原料的。不光是全皮,飾邊也有,一些小配件,像圍巾、皮包等。很多明星,還有時裝雜志也經常穿著和報道毛皮的時裝。在經營裘皮服裝方面,品牌是很重要的。
毛皮用途是多種多樣的,有全裘皮、飾邊服裝、飾品、家居用品等。一些工廠和設計中心不斷把商品更新。硝皮等加工技術的發展使裘皮服裝得以流行:質地輕薄的裘皮,兩面穿裘皮以及剪毛,拔針,編織等技術。毛皮原料可以和其他面料,如羊絨、皮革、絲綢、牛仔等搭配。
北歐世家皮草(SAGA)在毛皮商品的更新與發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不斷地發明一些新的工藝和設計理念,并影響著國際上不同的設計師把裘皮用在他們的服裝系列里面。最近,世家皮草在北京開了一家設計中心,為中國的制造業及設計師提供國際最新時尚信息。在開發這個設計中心的同時也搞時裝表演,把11個世界頂級品牌的服裝帶到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