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遭遇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情況
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標準法規中心受總局委托,組織35個直屬檢驗檢疫局對全國31個省區的各行各類企業2005年在產品出口中遭遇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采取問卷的形式,從全國隨機抽取2996家各類企業發放了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682份。本次調查將中國出口企業劃分為八大行業,第一行業:農產品、動植物產品、食品,第二行業:設備類產品,第三行業:礦物產品、化學產品、金屬及金屬制品等,第四行業:化學纖維、紡織品、服裝鞋帽,第五行業:塑料、橡膠、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第六行業:珠寶、貴金屬、家具、玩具、游戲及運動用品、藝術品、收藏品,第七行業:車輛、船舶、航空及其零部件,第八行業:木材及木制品、紙制品、印刷品、礦物材料制品、玻璃制品。
企業遭遇各種技術壁壘
調查顯示,2005年,中國大約有25.06%的出口企業遭遇了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影響,直接貿易損失總額達288.13億美元。不同性質、不同行業的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出口企業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非公司制國有企業等各種類型的內資企業受影響的比例明顯高于含港澳臺商投資成分與含外商投資成分的企業。農產品、動植物產品及食品行業所遭受的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的比例達42.02%,明顯高于其他行業。
從不同行業出口企業受不同國家或地區影響的情況看,我國第一行業受日本、韓國影響最大,第七行業受東盟國家影響最為明顯,其余六大行業受美國、歐盟影響最為明顯。總體說來,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中國工業品出口影響最大的國家或地區依次為歐盟、美國、日本,對中國農產品出口影響最大的國家或地區為日本、韓國、美國和俄羅斯。
從不同類別產品遭受影響的地區分布看,受影響的工業品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和廣東省,而受影響的農產品主要來自浙江、河南、山東。這一結果表明,浙江省是我國出口企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最大的地區。
產品出口到不同國家或地區所遭受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同。如出口到美國、歐盟的工業品主要受到認證、標準、注冊、標簽和標志、木質包裝、特殊檢驗、人身安全、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等限制,出口到韓國的農產品主要受加工廠、倉庫注冊要求的限制,出口到東盟國家的產品主要受認證要求的限制。另外,歐盟的環保要求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限制較為明顯,受到影響的貨物金額多達21億美元;在對日本的產品出口中,食品中的農、獸藥殘留的限制作用最為明顯。
就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同表現形式對出口企業的影響看,進口國的技術法規是對我國各行業出口影響最為嚴重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除第七行業,即車輛、船舶、航空及其零部件行業受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最大的是合格評定程序,第八行業,即木制品、紙制品、印刷品、玻璃制品受到影響最大的是進口國的技術標準外,對其他行業企業出口產品影響最大的措施都體現為進口國的各項相關技術法規。
從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中國出口企業造成的直接損失和出口企業因此而增加的出口成本看,我國企業遭受到的直接損失包括,產品被進口國海關扣留、銷毀、退貨、產品被降級降等、取消訂單、進口國新法律出臺導致企業市場喪失以及出口企業額外發生的檢驗、檢疫、滯港及各種手續費;為此而新增加的成本包括,為適應新要求而進行技術改造、包裝及標簽更換、新增檢驗檢疫認證處理及各種手續而發生的費用。
企業應對壁壘的方法
對企業在遭遇技術性貿易措施后如何應對進行的調查顯示,在總共1233次選項中,有45.09%選擇“向質檢部門、行業協會、商務部門或其他主管部門報告”,有28.63%選擇“加強管理,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有20.92%選擇“與國外進口商交涉”,有2.19%選擇“不尋求任何解決方式、不再出口或尋求新市場”,而在這一選項中,以車輛、船舶、航空器及其零部件為主的第七行業所占比例高達26.67%。
對出口企業獲取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途徑的調查顯示,在總量為6806次的選項中,選擇較多的依次為質檢機構、國外經銷商、行業協會、媒體,而選擇通過國家咨詢點或其官方網站的只有103項,也很少有企業通過國外咨詢點或國外政府網站來獲得相關信息。
對企業希望獲取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形式和途徑的調查顯示,在總量為6467次選項中,選擇較多的依次為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網站、質檢機構的正式書面通知、直接向質檢機構咨詢、新聞媒體。
對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政府主管機構和中介組織的希望的調查顯示,在總量為7464次選項中,希望政府主管機構和中介組織“及時提供最新信息”的選項有2113次,居各選項之首,其余依次是提供針對具體產品的技術指南,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咨詢,及時對外談判交涉、將影響降至最低,舉辦有針對性的培訓班、研討會等。
從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遭遇技術壁壘是不可避免,也是無法回避的。而我國企業在應對各種壁壘中都對政府主管機構寄予一定希望,希望首先能從政府層面獲得幫助。如獲得及時準確的信息和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等。中國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掌握著大量有關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的資源,是國內企業和政策機構與國外溝通聯系的窗口和橋梁,其重要作用就是發揮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的提供與反饋這一優勢,繼續建設技術性貿易措施網站,并有意識地加強與國內新聞媒體的合作,充分利用這一影響面非常廣泛的渠道及時發布最新信息,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