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成為中國皮帶出口大本營
近日,義烏皮帶行業協會副會長潘國興在自家店里接待了兩位來自西班牙的客戶。在他電腦上,有一份出貨記錄,粗粗算了一下,共有26個國家的客商與他有生意往來。他說:“全球十根皮帶中有六根中國造,70%以上的皮帶是從義烏市場賣到世界各地。”
皮帶生產基地紛紛來設銷售窗口
要問義烏皮帶在全國占據什么位置,皮帶經營戶會告訴你,“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他兩個皮帶生產基地分布在溫州和廣州。而實際上最早的時候,皮帶生產在義烏是一個空白。正是義烏市場強大的輻射力吸引了溫州、廣州兩地的企業紛紛在義烏設立銷售窗口,不少廠家還把工廠也搬到了義烏。
潘國興的創業之路證實了這一點。他來自溫州平陽縣水頭鎮,那里被譽為“中國皮都”,有600多家皮帶廠家和皮革交易市場。潘國興早在1993年就來義烏經營皮帶了,當時,他所銷售的皮帶全部來自水頭鎮。2000年,他在義烏創辦了自己的工廠。潘國興說:“水頭的皮帶基本供應義烏市場,義烏已經成為中國皮帶出口的大本營,一家皮帶企業如果沒有在義烏設立銷售窗口,就等于失去了外貿權。”
義烏市場對全國皮帶廠家的吸引力,從目前義烏皮帶產業人員構成即可見一斑:溫州商人占八成多、粵商占一成、其他省份的商人約占一成。
皮帶由功能性向裝飾性轉變
與國際商貿城二期相鄰的福田大廈皮帶精品商業街,經營面積三萬余平方米,共有300多戶經營戶入駐。經營戶張友管告訴記者,皮帶的款式有上千種,基本上一個星期就出一個新產品。
張友管回憶,最早在義烏市場銷售的皮帶大多是采用烤焦工藝制作,材質很硬。現在,皮帶已不單純是“皮帶” ,更貼切的應該稱呼為腰帶,光材質就有真皮、棉麻、pu革帶、pvc帶等十幾種。腰帶已經成為服裝的配飾,它使得服裝變得立體而富于變化。在張友管的店面里,他拎起一條由棉麻制成的腰帶告訴記者,這是手工編織的,出口到日本、法國、意大利等國家,他笑著說:“說不定,法國時裝展用的腰帶就是義烏生產的。”
如今,義烏皮帶行業從業人員已經認識到皮帶行業要向品牌化、規模化發展。義烏皮帶行業協會成立后,行業內有了溝通協調平臺,行業資源也得到了進一步整合,一個更加現代化、規模化、專業化的中國乃至世界皮帶出口的大本營即將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