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等名牌“進口劣質皮鞋”在杭州被燒
2006年12月29日杭州市郊垃圾處理場的那場大火,至今仍讓很多人感到觸目驚心——LV、BOSS等國際知名品牌的皮鞋堆積成山,并用中英文標注上“進口劣質皮鞋”的標語,再把這些產品潑上汽油,點火焚燒。用當時負責銷毀這批劣質進口皮鞋的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的話說,這是在“撕下洋品牌的遮羞布”。
事實上,在國內的很多消費者仍在盲目迷戀進口商品時,包括汽修配件、醫療器械、服裝等在內的眾多進口商品在近年已是質量案件頻發。而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在距2007年“3·15”維權日還有1個多月之際,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也將對市場上存在的進口商品質量問題進行監督抽查及質量檢查。
浙江質檢重擊劣質進口鞋
擁有港口優勢的浙江省,一直以來是我國外貿出口的大省。據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6年,浙江全省進出口總額為139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6%。外貿總額列全國第4位,增速領先廣東、江蘇和上海,其中出口1009億美元,增長31.4%,進口382.5億美元,增長25.1%。同時,作為浙江最大的貿易伙伴,2006年,浙江省與歐盟的雙邊貿易額達293.2億美元,同比增長24.6%。
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浙江省質檢和工商部門一直扮演著強勢角色,特別是近幾年來浙江省頻頻向國內知名品牌亮出“紅牌”,敢于監管別人不敢碰的跨國公司;勇于曝光別人難以查出的產品質量問題;并且處理不合格商品迅速果斷,絕不留情。
2006年12月,東芝、富士通、NEC、HP等4個國際知名品牌的5個型號筆記本電腦被浙江省工商局檢測為不合格。2005年12月12日,浙江省工商局曝光索尼數碼相機存在質量問題,責令索尼公司停止銷售問題數碼相機。
特別是在去年12月29日,浙江省工商部門公開燒毀了包括路易·威登、其樂、瓦倫蒂諾、BOSS等10多個世界頂級品牌產品,數百雙產自歐洲的名牌皮鞋。據浙江省工商局表示,被抽樣的46個批次進口皮鞋、旅游鞋中,11批次合格,35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僅為24%。
從檢測結果來看,不合格的皮鞋產品主要會出現三類問題。首先是勾心抗彎剛度不符合標準,由于不合格的勾心會造成皮鞋變形和穿著不穩定,因此下樓梯人們很容易造成摔倒、崴腳。其次是部分進口皮鞋中容易出現的開裂、脫膠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往往只出現在抵檔產品中,但在進口高檔鞋中也有出現。另外,被抽檢的皮鞋中還有一部分是標識、標注不合格的皮鞋。
生產轉移影響名牌質量
作為中國鞋業反傾銷第一人的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就歐盟反傾銷所帶來的生產轉移對名牌的影響表示過他的擔憂。在王振滔看來,中國企業不僅會在反傾銷大棒下失去更多商機,而且會逐漸失去銷售的渠道。如今由于反傾銷稅的影響,一些國際品牌紛紛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東南亞、南亞等國家。
生產基地轉移一方面會造成產品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產地的變化,也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因為一個新的生產商生產新產品會有一段磨合期,但商家是否對新的生產者滿意,也需要市場的反饋,而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這段時間內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由于近些年中國出口貿易的不斷增長,與部分國家地區的貿易糾紛不斷。其中鞋類產品就是這一矛盾的具體表現,歐盟屢次對我國鞋類產品施壓,特別是去年10月5日,歐盟理事會批準對中國產皮鞋征收正式反傾銷稅的方案,從去年10月7日起分別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
從現在情況來看,雖然部分中國鞋類企業就歐盟反傾銷一事已上訴到了WTO,但按照相關規定,官司至少會持續兩年,因此16.5%的反傾銷稅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這不僅僅會影響中國廣大鞋類企業,也會對歐盟的鞋商造成巨大影響。”王振滔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