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突圍冬天
前言:
2007年,1月8日,北京。
中國制鞋企業突破貿易壁壘的信心似乎一夜之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因為在這一天,中國制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力量聯合起來了!
當奧康集團、泰馬集團等數家中國制鞋企業向歐盟法院遞交訴訟書的那一刻,中國鞋業的神經被刺痛了。2006年12月29日,遞交訴訟程序全部完畢,一場看不見的戰爭開始。截至目前,受反傾銷影響的1200多家中國涉案企業中,只有數家提出訴訟,整個行業集體沉默。
在中國入世5年過渡期結束的時候,從“入世”到“經世”,從“與國際化接軌”到“推動國際游戲規則演變”,中國企業或許有更為艱巨的歷史任務。反傾銷作為入世后的“第一辯”正是這一時期一個特別的“樣本”。
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遙遠嗎?
中國鞋業:突圍冬天
——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訪談錄
冬天之后未必是春天
——重要的是2年以后的事情
記者:去年12月29日,所有訴訟材料遞交完畢的時候,我們看到,99%的鞋企選擇了沉默,奧康怎樣看待同行們的行為?僅僅依靠當前的這幾家企業,能打贏這場將是曠日持久的“國際官司”嗎?
王振滔:加入WTO以來,許多企業對這種游戲規則還不是很懂。一些企業感到費用壓力很大,另外就是對這種程序也不太了解。我想,不是這99%的鞋企不愿意起訴,而是他們還存在一些誤區。
目前起訴的這幾家企業在這方面可能比較詳細地了解,對游戲規則也比較懂,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實,起訴不在于企業的多少,在于大家都能支持,我相信這4家同樣能打贏官司。
記者:奧康率先在國內提起反傾銷應訴,是得知裁定結果后的決定還是很早就有這個想法?奧康決定要起訴歐盟的時候,有沒有相關方面的充分準備?比如法律方面。
王振滔:去年10月5日,他們(歐盟)的裁決下來的時候,我們已經準備好所有的法律文本。其實,早在他們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的時候,我們就已經作出了這個決定。后來知道歐盟制定了為期2年的16.5%的反傾銷稅后,我們更加堅定了信心,必須要對他們起訴。
記者:為什么必須要起訴歐盟?國內許多企業想到了回避或者挽救的辦法,奧康為什么還要堅持提起訴訟?
王振滔:我們認真看看歐盟這次為期2年的16.5%的反傾銷稅背后是什么就明白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種嘗試。也就是說,如果這2年中國企業能忍受,那么第二步他們就會制定5年,前后等于是7年,中國鞋企就將輸得一塌糊涂!
當然,很多企業在擔心,萬一輸了的話,他們將會失去更多。其實,我不這樣看。
前言:
2007年,1月8日,北京。
中國制鞋企業突破貿易壁壘的信心似乎一夜之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因為在這一天,中國制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力量聯合起來了!
當奧康集團、泰馬集團等數家中國制鞋企業向歐盟法院遞交訴訟書的那一刻,中國鞋業的神經被刺痛了。2006年12月29日,遞交訴訟程序全部完畢,一場看不見的戰爭開始。截至目前,受反傾銷影響的1200多家中國涉案企業中,只有數家提出訴訟,整個行業集體沉默。
在中國入世5年過渡期結束的時候,從“入世”到“經世”,從“與國際化接軌”到“推動國際游戲規則演變”,中國企業或許有更為艱巨的歷史任務。反傾銷作為入世后的“第一辯”正是這一時期一個特別的“樣本”。
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遙遠嗎?
中國鞋業:突圍冬天
——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訪談錄
冬天之后未必是春天
——重要的是2年以后的事情
記者:去年12月29日,所有訴訟材料遞交完畢的時候,我們看到,99%的鞋企選擇了沉默,奧康怎樣看待同行們的行為?僅僅依靠當前的這幾家企業,能打贏這場將是曠日持久的“國際官司”嗎?
王振滔:加入WTO以來,許多企業對這種游戲規則還不是很懂。一些企業感到費用壓力很大,另外就是對這種程序也不太了解。我想,不是這99%的鞋企不愿意起訴,而是他們還存在一些誤區。
目前起訴的這幾家企業在這方面可能比較詳細地了解,對游戲規則也比較懂,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實,起訴不在于企業的多少,在于大家都能支持,我相信這4家同樣能打贏官司。
記者:奧康率先在國內提起反傾銷應訴,是得知裁定結果后的決定還是很早就有這個想法?奧康決定要起訴歐盟的時候,有沒有相關方面的充分準備?比如法律方面。
王振滔:去年10月5日,他們(歐盟)的裁決下來的時候,我們已經準備好所有的法律文本。其實,早在他們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的時候,我們就已經作出了這個決定。后來知道歐盟制定了為期2年的16.5%的反傾銷稅后,我們更加堅定了信心,必須要對他們起訴。
記者:為什么必須要起訴歐盟?國內許多企業想到了回避或者挽救的辦法,奧康為什么還要堅持提起訴訟?
王振滔:我們認真看看歐盟這次為期2年的16.5%的反傾銷稅背后是什么就明白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種嘗試。也就是說,如果這2年中國企業能忍受,那么第二步他們就會制定5年,前后等于是7年,中國鞋企就將輸得一塌糊涂!
當然,很多企業在擔心,萬一輸了的話,他們將會失去更多。其實,我不這樣看。
當時的情形是,在這之前的十幾天,歐盟對中國皮鞋征收的臨時反傾銷稅就從4.8%上升到了9.7%。
因此,在西班牙鞋業論壇上,我演講的主題就是“增進交流,合作共贏——開創中西鞋業發展新局面”。我說,西班牙和中國都是鞋業大國,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合作是雙贏的博弈,合作盡管有風險,但如果放棄合作,風險會更大。所以,與其被動等待別人來撬動蛋糕,不如與之共同分享蛋糕。
記者:你認為這次西班牙之行達到你預期的目的了嗎?
王振滔:當時,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參贊陸凱在發言中說:中國的制鞋基地在廣東和福建;中國幾乎所有的鞋企都是國有、集體和三資的;中國年產鞋約60億雙,占世界的60%左右。我當即用事實和數據反駁他:中國的制鞋基地除了廣東和福建,還有溫州、重慶和成都等;中國90%以上的鞋企是民營企業;中國年產鞋70億雙,約占世界的70%。制鞋行業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后來,陸凱也承認,自己引用的數據已經過時。很多西班牙當地的企業和政府代表都當場表示,要派人到中國溫州來考察。這個時候,我覺得我代表了這個行業,至少憑借這樣一種“行業責任”贏得了更多的尊重。
記者:不管怎樣,奧康走上了這條應訴之路,留給我們的將是更多地期待。而留給中國制鞋行業的恐怕就不只是思考了。那么,現在看來,這場“國際官司”將對中國鞋業意味著什么?
王振滔:我想我們至少知道,在以后走向國際化道路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樣去做。
有人問我2006年最難忘的是什么,我說是江西農業大學一個接受過我們資助的姓郭的大學生給我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訴我,在這以前他極其自卑、消極,對生活幾乎喪失了信心。現在,他已經變得自信、樂觀了,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是這種成長和責任打動了我。
我們這次的反傾銷訴訟,也許代價很大,但奧康作為最大的民營制鞋企業,我們有這個責任。我們對國家、對行業都作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對我來講也兌現了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承諾。
鳳凰涅槃下的中國鞋業
——中國鞋國際化是引領潮流
記者:你曾經對公開媒體說,越是反傾銷,你們干得越起勁。是不是說,這次的反傾銷反而給你們帶來了某些方面的機會或者可能?
王振滔:從某一方面說,每一次的打擊,對溫州鞋業都是一個提升。像當時的西班牙燒鞋事件,一下子就燒出了溫州鞋的名聲來。我到了西班牙,別人問你來自哪里?我說溫州。他們就說這個地方不錯,鞋子很多。結果,溫州就是在這個事件當中,不花一分錢把廣告打出來了。
記者:你的意思是說,這一次的反傾銷將會給奧康帶來一個極大的機會?這個機會是哪一方面的呢?奧康將怎樣把握這場跨國官司?
王振滔:其實,這次的反傾銷事件對中國鞋的國際化道路來說,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隨著中國鞋企海外市場的拓展,反傾銷遲早是要來的,沒有今年的歐盟,也可能有明年的美國。
反傾銷現在來了,雖然來得很沒有道理,但中國制鞋企業可以借此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提升產業機構。有壓力,有發展,從這個角度說,反傾銷是件好事。
今年,我們聯合浙江大學等單位研制成功了量腳定鞋機,這個機器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還可以讓奧康實現“零庫存”管理,提升其信息化水平、產品創新設計能力及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上個月,我們又與全球最大的華人門戶網站之一的新浪網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新浪網除了為我們提供先進的網絡營銷平臺外,還將持續關注我們反傾銷訴訟,支持中國企業爭取自己的正當權益。
我認為花點錢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告訴他們,我們中國的鞋子不比他們差甚至要比他們更好。在去年9月5日上海的國際鞋業大會上,美國的零售主席就講了這句話,現在在全世界的消費者心目中沒有感覺到中國的鞋子比較差。我認為奧康和中國有品牌和影響的企業可以走出去,現在已經是時候了。
記者:你剛才講到反傾銷訴訟其實是和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聯系在一起的,那么,對奧康的國際化來說,這次的反傾銷應訴對奧康意味著什么呢?
王振滔:我們的企業是1988年8月8日創立的。1987年8月8日的那場焚燒溫州鞋的大火鍛煉了我,也燒醒了我,如果奧康沒有這把火的話,奧康也不可能做這么大。第二把火是1999年12月15日,當時我也是偶然碰到一個人說杭州要舉辦一個溫州產品展,我說去展覽的話是不是可以搞一點宣傳,后來他說:王總,不用什么宣傳,把產品做好就可以了。我說做產品簡單,大家都知道溫州鞋的第一把火,現在這么冰天雪地的,我們是不是再點一把火?然后他們說行,馬上就開始行動。第三把火就是剛才提到的西班牙的那把大火。我認為這把火對我們中國人來講是很重要的。奧康現在要燒第四把火。現在看來,這把火與我們在杭州的那把大火整整相隔7年。
目前,奧康與意大利第一鞋業品牌GEOX的合作,實現奧康品牌的飛躍,知名度、美譽度迅速上升;借助合作,我們實現了奧康技術、管理上的國際接軌;渠道互換也在穩步進行。奧康在歐洲、美國的渠道拓展正在進行,印度的市場也正在開辟。
從當前形勢來看,走國際化道路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通過這些年來自身的經營以及不斷地向別人學習,奧康已經具備了走國際化道路的基本條件,目前奧康正站在進入國際化的門檻上。所以,這把火我們也就點了起來。
記者:你認為這次反傾銷對中國鞋業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們怎樣從這次反傾銷中,領悟了什么?
王振滔:國際化是個大課題,中國的產品國際化,不但要去迎合國際的市場,重要的是要讓中國的產品去引領國際潮流。若干年后,我們可能會感謝歐洲人的反傾銷,給了溫州鞋乃至中國鞋第二次鳳凰涅槃的機會。
中國鞋業的春天
——我們走在陽光大道上
記者:這次數家企業聯合的背景是怎么樣的,它對中國鞋業意味著什么?這種聯合會發揮怎樣的效益?
王振滔:面對貿易壁壘,我們只有聯合才有出路,只有合作才有發展。
我們制鞋企業應該建立共同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組織,共享信息,共擔資金,共同表達自己的合法訴求。
歐盟能發展到今天,他們的貿易爭端的解決也是堅持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公開的。歐盟加入WTO這么久了,他們對企業的起訴也都有一個公平的對待。所以,我相信他們肯定會同樣站在一個公平的角度用WTO的游戲規則慎重處理這件事情。
我們要明白,我們不是為哪一家企業打這場官司的,我們是為整個中國制鞋行業打這場官司的,我們是為中國的幾百萬制鞋工人打這場官司的,我們是為中國鞋業的明天打這場官司的。我們當然都想打贏,但就算是輸了,我們也讓歐盟國家聽到了中國鞋企抗辯的聲音,也讓世界其他各國聽到了中國民營企業的聲音。
記者:你認為面對國際貿易壁壘,中國鞋業國際化的出路在哪里?
王振滔:我們希望更多的制鞋企業能夠參與進來,整合資源,搭建一個更加良好的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在拓展國際市場的過程中進行更加靈活、更加自由的溝通、交流和合作,這也有利于讓世界市場包括歐洲市場增進對中國鞋的了解,減少貿易摩擦,推動中國鞋業以更積極的姿態走向國際市場。
王振滔語錄
不怕本錢小,就怕腦袋空。
不怕起點低,就怕境界低。
不怕沒空間,就怕沒創新。
不怕出不去,就怕沒胸懷。
人生要有夢想。
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生。
眼界決定境界,境界決定事業。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人生處處需要充電。
松開的手比緊握的手擁有得更多。
服務無止境,微笑看人生。
與狼共舞,共建和諧。
奧運有多遠,奧康就能走多遠。
世上沒有“不可能”,只要你想,一切都有可能,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往可能的方向去想。
要學會“與狼共舞”,更要敢于“與狼比武”。
品牌的強大對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來說,是一種威望、更是一種尊嚴。
一個國家只有品牌的強大,才算是真正地強大。
勤勞的雙腳要站在正確的道路上。
想要實現中國的國際化,就要有國際化的夢想。
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只有站得遠才能看得全。
祖國才是我們最大的品牌。
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我們產品品牌的真正強大。
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種人生境界。
作為一名企業家,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還要把握好一個度,尤其要把握好“三個多”和“三個少”的問題。第一,要多雪中送碳,少錦上添花。第二,要多宣傳發動,少自我標榜。第三,要多回味快樂,少計較得失。
社會責任是企業家的動力源泉。
- 上一篇:蹦蹦鞋亮相王府井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