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擦鞋專業店背后的故事

整齊的店面
羅清坤,一個沒有多少文化卻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勤勞,硬是在萬州擦鞋市場開創出了自己的一片事業。日前,筆者走進他的店面。
當記者走進店面時,店內還有一位客人的在擦鞋。羅清坤還在忙碌著打理顧客送來的皮衣。
羅清坤很熱情,很快就打開了話匣子。“我一天可以找三四百塊哦”他說。
14歲走武漢
身為萬州人的羅清坤今年38歲,這家一元擦鞋店是一個多月前剛從國本路搬過來。嶄新的店面,生意的火爆都令羅清坤心情舒暢。
83年,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剛滿14歲的他遠走武漢投靠舅舅。從酒店學徒干起。
但從14歲開始,他也感到了世間悲涼。他賣力的干上一月卻不能拿到工資,老板總是以種種理由推脫搪塞,18歲可說是其人生轉折點,他開始單干。
但他此時卻沒有一個比較好的謀生手段,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大排擋里有很多年輕情侶,于是他開始放棄自己“男人的尊嚴”,開始賣玫瑰花。
后來,他開始轉向,從賣玫瑰花轉到賣水果,賣玫瑰花的任務就落到他的妻子身上。
24歲,他在湖北孝感買房子安了家。
將近10年的打拼。他積累起自己的資本。
天意弄人 ,27歲的時候,他的布匹生意因合伙人的背信棄義而一敗涂地。他賠近自己十年內所有積蓄。再次一貧如洗。“輸得連褲子都沒有了!”羅清亮向筆者說道。
時間一晃又是幾年。
真是應一句古話——天意變化無常,布匹生意失敗后靠修自行車謀生的他確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商機。有一次,自己在給自行車上螺絲的時候,他發現旁邊的擦鞋攤子擦一雙鞋便收入5角,而且是在2分鐘內。
他心里打起鼓來。自己擰一顆螺絲能找多少錢,一天有多少人會來修自行車?擦鞋一雙只要兩分鐘便收入5角,兩者一比較,羅清坤心里打定了一個主意。
回鄉創業
回到家鄉的他開始謀劃著開自己的擦鞋店,無奈卻招致了家庭的阻力。父母,親戚沒有一個不反對他,因為在他們眼里,擦鞋時,擦鞋匠是低頭哈腰,頭的高度比人褲襠還矮一截,所以是個鉆到人褲襠下面的行業,會比人低一等。
打定主意的羅清坤哪里管得那么多閑言閑語,因為在他眼里,給人擦鞋是個光明正大的事兒,找的干凈錢。
先是從街頭打游擊開始積累資本,開一家專業的擦鞋店,結束街頭“游擊戰爭”一直是羅清坤的愿望。01年,他便以加盟的形式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面,取名——翰皇一元擦鞋。即使是以加盟的形式,開店也不那么容易。首先得面對著顧客的不信任,其次水電,房租、稅收都得要錢,他感到心力交瘁。
以“斷腿”的高跟鞋為例,給這樣的高跟鞋重新釘腿,他收十元,顧客一聽,頭一個反應就是不能接受,認為他要價太高。但經過他的手改造的鞋子穿起來真的還不賴。
但專業擦鞋店的出現在當時的萬州算是一個破天荒的事情。報紙,電視的輪番報道下,他的擦鞋店生意漸漸紅火起來,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得到了父母、親戚的理解。
經過他的努力,自己的一元擦鞋店終于成了氣候。這期間,他還收了自己的徒弟。如今,徒弟們也開了自己的店面。
拓展市場,走專業之路
羅清坤深知,如果單純擦鞋是不能有多大成就的。另外,如果專門擦鞋店多起來競爭就會更加激烈。在店面生意漸漸走入正軌后,他開始琢磨著拓展自己的市場,他開始賣鞋,補鞋,給皮衣上色,做皮包,凡是皮制用品,他都琢磨過。就在七八月份,他還到溫州接受了專門培訓以提高自己的技術。
他打算在今年將店面的二樓進行改造,用來進行皮包加工。他表示,目前自己最想做的是打出自己的品牌,走在萬州專業擦鞋的最前沿。
面對店面的明天,他滿懷希望。
- 上一篇:媽媽的鞋墊
- 下一篇:戰疫·秀洲丨小紅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擊疫情的腳步不會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