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經貿副理事長:成都鞋應"掛名"進俄羅斯
昨日,俄中經濟貿易合作中心副理事長馬爾金(右圖)一行,專門來成都與成都鞋企共商“脫困良策”,成都女鞋有望再次迎來在俄銷售的“春天”。
澄清:俄新規不針對“中國造”
俄方規定,從2007年1月1日起,外國人不得在俄從事酒類和藥品貿易。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國人在零售業總人數所占比例要降為零,即禁止外國人再從事零售業。
“在我們俄羅斯人眼里,非正規途徑入俄銷售的鞋都是偽劣產品”,馬爾金介紹說。近10年來,中國鞋大多是以“灰色”清關途徑進入俄市場,而且銷售也是以地攤或集裝箱商店銷售。這些鞋,均無俄官方質量認證、無原產地證明、未向俄政府上繳稅收,在銷售上沒有正規收銀臺、無法出具正規發票。
作為一個經商多年的俄羅斯人,馬爾金認為,俄相關政策的出臺,并不是針對“中國造”,不歡迎中國產品。其實不正規貿易讓消費者和生產商都受害,利潤大多被中間商賺走了。
建言:為什么不用自己的牌子?
昨日上午,馬爾金一行參觀成都鞋業工廠以及成都女鞋之都·品牌企業運營基地,對成都女鞋的集群化發展大為贊賞。在談及對成都鞋的看法時,馬爾金笑言,“我是男性,不懂女鞋,但我夫人很喜歡買鞋,她給自己和孩子買了很多中國鞋,其中也包括成都女鞋”。
但考察中,他發現了成都鞋缺乏自己的品牌。“成都鞋廠為歐美企業貼牌生產女鞋,說明成都女鞋完全有自我發展潛力。但現在,成都女鞋在外的名氣顯然不如為歐洲生產的貼牌鞋”,馬爾金非常不解,“為什么中國有好產品,卻不愿貼上自己的品牌光明正大地賣到俄羅斯去,而是以灰色貿易的形式進入俄羅斯?”
措施:中俄鞋企建立戰略聯盟
經過在俄羅斯的“冬天”,成都鞋企將怎樣通過正規貿易方式來重振雄風呢?對此,馬爾金認為,最佳辦法就是“以成都女鞋之都為大品牌,在莫斯科及俄其他城市租賃已修好的樓盤,正式建立正規的大型批發商場”。除此之外,加強中俄鞋企互動也很重要,可組織俄羅斯鞋企赴蓉參加鞋展進行集體采購,而成都鞋企也可赴俄參加銷售展,以擴大鞋企影響。另外,還可在俄通過媒體、網絡等多種方式將成都女鞋“質優價廉”的口碑加以宣傳,以扭轉中國女鞋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印象。
據悉,馬爾金此次代表俄中經濟貿易合作中心赴蓉,將有望與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責任公司建成“戰略聯盟”,幫助成都女鞋以正規貿易方式進入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