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運動裝市場快速增長洗牌即將到來

對于國內運動服裝品牌而言,這是一個群雄爭霸、諸侯并起的時代。
經歷了世紀初幾年的跑馬圈地式混戰,如今,安踏、喬丹、特步、德爾惠、361°……為數不多的幾家晉江企業正在殺出市場重圍,如果將它們的名字連在一起,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響亮的名字:晉江運動裝!
憑借2008年北京奧運帶來的產業發展大勢,它們均以超常規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耐克、阿迪達斯等國外強勢品牌也繼續拓展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更有一些新興品牌躍躍欲試……它們都在各施所長,暗自角力,未來幾年,一場運動裝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品牌戰略一場從鞋到服裝的集體延伸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曲《愛拼才會贏》,成為一代又一代閩南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的真實寫照。
許多年前,晉江還只是一個位于閩南沿海的小地方,一面靠山、三面環海的地理環境,以及貧瘠的土地,都迫使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得不走出去,尋找生路。
改革開放后,晉江利用外向型經濟的優勢,立足自身優勢,制鞋工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建立了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
如今,這個位于福建泉州的縣級市,總人口僅僅百萬,目前卻是我國最大的體育運動系列產品基地,并擁有“中國鞋都”、“中國品牌之都”等稱號。
駕車行駛在晉江機場到市區的路上,安踏、喬丹、德爾惠、CBA雷速、貴人鳥……一個個熟悉的品牌廣告令人應接不暇,無愧于“中國品牌之都”的美譽。一路上,記者都帶著這樣的疑問,是什么讓晉江在短短幾年里,從一個以生產和銷售鞋業為主導的“中國鞋都”,一躍成為我國最大的體育運動系列產品基地?
在福建泉州,說到運動服裝產業的歷史,有兩個地方不得不提。一個是位于晉江市的陳棣,一個是位于石獅市的彭田。前者的運動服裝近年來一直備受業界和媒體的關注,自不必提。而對于后者,外界人似乎略微有點陌生,事實上,后者正是我國運動服裝最早興起的發源地。
石獅作為我國東南沿海著名的服裝及原輔材料集散地之一,素有“鋪天蓋地萬式裝,有街無處不經商”的美譽。作為石獅市靈秀鎮一個村,彭田運動服裝基地的形成,得益于健健服裝公司“領頭雁”的示范效果。
上世紀80年代,健健服裝公司率先引入運動服裝生產線,以貼牌加工外銷為主,并獲得較大成功,于是彭田其他企業也跟著做起了運動服裝。目前,全村有大大小小運動服裝生產企業200多家,但真正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不超過10家,屈指數來,不過健健、斯舒朗、賽琪、奧力等幾家。
彭田的服裝生產企業以生產運動裝起家,經過多年的打拼,具備了較強的運動裝生產加工能力,有成熟的生產經驗和專業的生產設備,并有一批專業素質較高的技術工人。基于這些優勢,彭田自然也成為了國內外運動裝品牌的加工基地。但由于對外銷長期依賴,國內銷售網絡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與彭田外銷型為主的產業模式不同,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來自晉江陳棣的安踏、喬丹、德爾惠等幾個大型企業的鞋業品牌都在國內建立了成熟的銷售網絡,特別是近幾年,這些企業加大了品牌推廣力度,聘請了眾多明星形象代言人,并在中央電視臺等強勢媒體斥巨資投放廣告,吸引了大批經銷商,也使得其終端銷售網點在國內迅速鋪開。如此成熟而又龐大的銷售網絡為運動服裝的上馬和銷售提供了先天的優勢。
2001年,安踏率先將運動服裝引入專賣店,從而推出整體運動的這一全新概念,由于這一理念適應了當時的市場,運動服裝在整個運動產品中銷售比重逐年攀升,于是晉江其他企業的風向標也開始掉頭,服裝隨之成為晉江大小體育用品企業最主要的產品。
“安踏是晉江第一家衍生做服裝的企業,運動服裝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目前已經超過銷售總額的40%,而且將越來越大,運動服裝是未來一個增長點。”談及運動服裝在安踏的地位,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徐陽表示。“首先,這是一個成本上的考慮,因為一雙運動鞋的價格充其量就三五百塊錢,就品牌連鎖店而言,僅僅靠買鞋子,難以承受單店租金。其次,隨著近幾年的運動熱,消費者在選購運動鞋的同時,也情愿采購與之配套的運動服裝。”
從記者在當地接觸的多家企業看,類似安踏這樣的企業不在少數,目前晉江體育用品企業都設有服裝運營部和鞋業運營部,甚至某些企業的運動服裝已首次超越鞋子成為銷售產品中最大部分。“運動服裝的市場的確太大了,近幾年我們幾乎每年均以超過45%的速度率增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消費需要。”361°(中國)有限公司服裝部研發總監楊光表示。
運動服裝銷量的快速增長,也使得以做鞋起家的晉江企業不得不尋找加工廠,從事貼牌生產,而最早以運動裝起家的石獅彭田也自然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晉江運動裝品牌的重要加工基地。晉江制鞋企業在短短的幾年使迅速崛起,正得益于此。
“運動服裝的種子播種在石獅靈秀,但品牌之花卻盛開在晉江陳棣。”本報駐福建記者站站長鄭詠對此深有感觸,作為很早就開始關注福建服裝產業媒體人,他見證了近十年來,石獅和晉江兩地在運動服裝產業地位的變遷。
徐陽的解釋或許能說明其中一些道理:“一般而言,服裝是和鞋是分開的。傳統的服裝行業,服裝帶鞋比較好帶,而鞋帶服裝就不好帶,從全球范圍來看,鞋起家做服裝的成功個案很少。但在運動行業卻不同,耐克、阿迪達斯等都是以鞋起家的,但它們給消費者傳達運動品牌,由此延伸到運動服裝便順理成章,這便是運動行業的特點。”
企業經營從“經驗型”到“戰略型”過渡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晉江運動服裝產業的發展也不例外。
在許多人印象里,晉江企業好跟風、喜模仿。群星代言的明星戰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戰,幾乎也了晉江企業打響品牌的慣用手法,反映出晉江企業的一種急躁情緒。
“先謀而后動”。去年橫空出世的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玉雄表示。
“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安踏一位新任品牌中心總監徐陽表示。……最近,記者在晉江采訪中聽到了許多企業類似的表態,神情語氣間,能夠體會到:經過了一段躁動的“激情歲月”,如今,他們開始學會冷靜理智,學會運籌帷幄,在紛擾的市場競爭中,他們漸漸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在企業探索與發展的道路上更加理性、更加穩健。
七匹狼進軍運動產業
剛剛走過的一年,在晉江運動服裝產業的版圖上,有一家企業不能不提:以生產夾克出身的“七匹狼”,首次將品牌衍生到運動系列,新成立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更是打出“狼王歸來”的鮮明旗號。
盡管七匹狼跨入體育用品行業,2006年才對外宣告,但實際上一向素以“謀而后動”著稱的七匹狼,為此進行的前期裝備工作至少4年。
早在2001年,七匹狼就看準了中國體育產業的廣闊市場空間與市場潛力,于是該年年初,七匹狼運動的籌備團隊就已搭建起來,并開始為七匹狼運動作具體的調研和準備工作。與此同時,在以品牌戰略為核心的理念下,七匹狼也通過積極贊助一系列體育賽事,強化七匹狼的運動理念,2003年,七匹狼冠名贊助皇馬中國行,正式拉開了七匹狼進軍體育產業的序幕。2005年,七匹狼整整用了3年的時間,通過系列體育賽事贊助等途徑,解決了七匹狼品牌由“休閑時尚”自然延伸過渡到“運動時尚”,并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運動時尚”的印跡。
“我們希望通過‘狼文化’與體育競技精神的融合,把體育運動文化融入到‘狼文化’中,通過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去體現七匹狼運動‘最具生命力的運動’的品牌內涵。”對于七匹狼與運動之間的關系,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玉雄這樣向記者這樣解釋。
“時尚,具體可細分為流行時尚和經典時尚,而七匹狼運動要做的就是回歸經典,做經典的時尚運動。”董玉雄這樣描述七匹狼的市場定位。
由于前期扎實的市場調研和精準的定位,新產品的品牌文化也與七匹狼品牌十分契合,公司正式成立才一年,銷售業績就十分喜人,僅加盟費一項就達數千萬元,可以說戰績不凡。對他們而言,這些都只是開始,而做“中國時尚運動領軍品牌”正是他們的最終夢想。
董玉雄表示:“盡管七匹狼從事的服裝產業,但我們認為做的是一種文化產業。”這與七匹狼集團總裁周少雄曾對外表示的“七匹狼的目標是要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再造一個體育產業的狼圖騰,讓七匹狼運動成為時尚運動用品的王者”的一番話似乎一脈相承。
賽事贊助定位漸次清晰
目前的體育賽事非常多,層次也非常分明,既有像奧運會、足球世界杯這樣的綜合國際賽事,也有各種像籃球、網球、F1這樣的專業賽事。那么,晉江運動服裝品牌在選擇體育賽事上,是怎么做的呢?記者此前曾采訪過安踏、特步、喬丹三家企業,其間不難看出,他們對于品牌建設對賽事的選擇,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定位。
“一個品牌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針對贊助對體育賽事的選擇,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徐陽向記者表示。
“一個成功的體育品牌,其背后必然會有一個成功的體育國家,中國的體育事業擁有巨大的潛力,中國的體育產業同樣擁有巨大的潛力,與其投資國外賽事,贊助國際明星,獲得一時的風光,不如依托中國體育騰飛的大環境,腳踏實地和中國體育共同發展,實現品牌的可持續性發展。”徐陽向記者闡述的這一理念,也正暗合了若干年前安踏創始人丁志忠“與中國體育共成長”的創業宣言。
“喬丹”一個天生就與體育運動有著不可分割的運動品牌,其體育營銷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果不能創新產品,或者新產品不能在技術上領先,即使知名度很高,也會很快被消費者遺忘,只有專注于做好產品和服務,才能做強做大品牌。”近日,喬丹(中國)有限公司服裝事業中心總經理倪振年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2006年喬丹牽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舉辦了2006喬丹杯首屆中國運動裝設計大賽,初衷和宗旨就是解決中國運動服飾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人才瓶頸問題。喬丹深信,只有源于中國本土的設計師才能深層次了解中國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因此,喬丹要通過本次大賽為中國運動服飾產業發掘和培養優秀的設計人才,將國際的運動服飾理念融入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運動裝備之中,鍛造真正適合中國消費者的運動產品。同時也為推動中國運動服飾產業、中國服裝產業的蓬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對于喬丹而言,選擇賽事營銷,提升品牌高度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實現喬丹的品牌文化與賽事所體現的體育文化之間的有效結合。倪振年認為,喬丹在選擇贊助體育賽事時,是本著深入挖掘賽事意義與企業文化的契合點,宏揚賽事所體現出的體育精神;同時依托體育賽事對目標消費者的影響力,來實現體育文化、品牌形象和企業文化三者的有效融合;說到底,就是借助體育平臺,宏揚體育精神,實現近距離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切實了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出優質產品。
與安踏、喬丹相比,特步品牌的營銷略顯不同。為實現差異化競爭,特步起初起用娛樂明星謝霆鋒代言其體育用品,并由此迎來了創牌以來的開門紅。隨著特步事業的發展,以及國內體育事業興盛,特步也開始在娛樂營銷的基礎上,涉足體育營銷的戰略。
“短短五年間,特步由開始的單一的娛樂營銷到如今娛樂營銷、體育營銷協同作戰,特步實現了從以前的單腿跳,到現在的兩腿走的跨越。”說起體育營銷與娛樂營銷,葉齊表示。“體育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就是娛樂的一個組成部分。實際上,體育營銷本身就有娛樂的成分,體育的本身就有娛樂的功能,也吸引了一部分娛樂觀眾,所以從本質上是一致的。”
“體育營銷是一把十分鋒利的寶劍,借助它會有很大的威力,但它也是雙刃劍,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傷到自己。”特步副總裁葉齊對此感慨,其間不難看出他對賽事營銷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
配飾“小角色”走向幕前
配飾作為一種服飾中“飾”的部分,一直以來被稱為“小角色”,并不受人重視,然而當運動成為一種時尚后,運動配飾也日漸成為運動服飾產品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并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配件將是未來運動服飾產業一個值得關注的增長點,就拿我們特步配件事業部來說,作為2005年剛剛組成的一個部門,2006年度已經成為年創收一個多億的重要組成部分。”談到運動配件,特步配件事業部首任經理王曉林并不諱言自己一年多來的成績。
2005年下半年,特步公司成立配件事業部,擁有資深閱歷的職業經理人王曉林被委以重任,掛帥配件事業部首任經理。但相隔一年不到,前后的兩個報表卻讓王曉林印象頗深。“去年以前,特步沒太把配件當一回事,年銷售收入只有幾百萬元。”他回憶當時說。想到在配件上做點文章,是受李寧專賣店啟發的。“在8-9月鞋服銷售淡季,李寧的包類配件還能賣得這么火。”這讓特步高層很意外,李寧居然單靠銷售包類等配件就能實現贏利。于是,特步的配件事業部應運而生。接過帥印的王曉林從“韓風潮”配件系列開始發力,又在“龍舞戰神”上進一步擴張,去年年終一盤點,大喜過望,特步的配件銷售收入已從此前的幾百萬元飆到了幾千萬元,對特步全年的銷售收入貢獻不小。
據了解,在耐克、阿迪達斯或者李寧,配件銷售收入已經能夠占到整體銷售收入的近20%,成為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配件不是配角,應該和運動鞋、運動服一樣成為銷售的重要增長點。”歷任特步配件部經理一年多后,王曉林對配件在企業產品線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記者采訪中也了解到,除特步外,安踏、361°、CBA雷速等晉江體育用品企業也均設有配件部門,專門負責研發運營與運動配飾系列產品。
回校園接受EMBA教育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晉江服裝的迅速崛起,其背后有著許多的原因,其中晉江善于借用外力是尤為值得一提。記者對晉江企業老板最大的感受就是:樂于交流,喜好學習。
在晉江,民營企業家到高校參加一些EMBA學習與培訓,已經成為一種正常現象。去年11月,特步與清華大學與企業合作委員會達成協議,特步將依托清華大學強大的教科研力量,接受現代企業管理方法的洗禮,解決在急速擴張中形成的各種企業制度、文化、戰略等管理瓶頸。在此之前,特步率公司中高層領導和全國代理商集體進清華培訓兩周。
“民營企業家原來讀書比較少,但是通過十幾年來的拼搏,企業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大家都需要有第二次的轉型,有求知的迫切感。”丁水波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一部分晉江民營企業主的想法。盡管他們的原始學歷并不高,但是當他們在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意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
喬丹總經理倪振年是特步總裁丁水波在讀廈門大學EMBA同學,對此,他卻有另一番解釋:“盡管讀EMBA受益匪淺,但我個人認為最好的經驗是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特別是失敗和挫折中得來的。”
不管是來自課堂上的學習,還是來自對自身閱歷的學習,抑或是來自與他人的交流學習,晉江運動企業主身上這種善于學習、樂于交流的精神,確實令人敬佩。
產業發展迅速膨脹與激烈洗牌同時進行
2007年女足世界杯、2008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似乎一夜間,人們都在談論這些賽事給運動產業帶來的一場前所未有的良機。
街上又添了許多運動裝扮的人們,路邊一下子冒出了許多家運動專賣店,商場運動專區也增了幾個似曾相識又叫不出名字的國外品牌……所有的跡象似乎都在傳遞著同樣一個信息:這是一個運動的時代。
當情緒被興奮點燃,創業沖動也在內心勃發,這時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因為,機遇總是與挑戰同在。
而在運動產業大勢洶涌的現實語境下,對于晉江這一中國運動服裝產業集群地的企業而言,理性便更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保持理性,審時度勢,更需要的是一種智慧與膽略。
“2008年奧運年,對許多運動服裝品牌而言,都視之為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但在我看來,奧運年恰恰又是洗牌年,很多品牌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被市場所淘汰。”
這是喬丹(中國)有限公司服裝事業中心總經理倪振年向記者說的一番話,盡管自他接手總經理短短幾年來,喬丹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都得以迅速提升,但能看得出他依然對未來保持幾分冷靜。他對此解釋,在品牌為定位之前,整個行業處于跑馬圈地的混沌競爭狀態,但當品牌越來越成熟,企業發展越來越穩定,一個行業最終能生存下來的也就幾個。但在穩定時期,這種情況就比較困難。因為在競爭中,整個行業的競爭力都在提高,進入門檻也隨之提高,行業壁壘很難躍進。作為領先的運動品牌制造商和運營商,喬丹公司一直以來都致力于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喬丹品牌傳遞的不僅僅是一個符號,一個名字,而是象征努力拼搏、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長期以來,喬丹一直致力于融合國際優秀設計元素和科技,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運動裝備。喬丹推出每一款產品,都要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深度分析,得到不同的數據,融合國際上最新的設計理念,結合最新的科技生產的。因此,可以說喬丹的每一款產品,都是獨具特色、可以充分體現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喬丹精神!伴隨著2008北京奧運的臨近,喬丹公司更是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在晉江運動品牌中,特步的成績也表現不俗。說起目前的狀態,特步配件事業部經理王曉林稱特步仍處于爬升階段。“在國內運動品牌中,做到20億的屬于第一梯隊,在10億到20億之間屬于第二梯隊。特步目前屬于第二梯隊,就像飛機起飛一樣,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從起飛到平飛之間,依然屬于爬升階段,不敢有任何絲毫的懈怠。”
一直被視為晉江運動品牌“領頭羊”的安踏已開始行動了,據了解,2006年,安踏中層人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變動,許多部門的總監都來自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等行業標桿企業,以適應未來激烈殘酷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在設計方面,2006年,安踏把銳步在中華區設計團隊整編過來,成為安踏的設計團隊。
“從現在起,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將圍繞以品牌美譽度建設為中心,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是品牌之上。我們的目標是在2010年,達到美譽度和銷售額第一。”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徐陽表示,在連續六年市場占有率第一之后,他們已經不再滿足市場占有率,已將目光放在更遠的未來。
有所為,必將有所不為。為實現這一目標,安踏也愿意放棄一些東西。“如果有一天一家企業的銷售額超越安踏,我并不著急,今年第一,五年、十年后是否還是第一?我們最關心的是品牌本身。”2007年,他們準備嚴格控制銷售指標,不再以單一的銷售指標作為整個目標,并適當減少銷售網點,提升單店銷售額和影響力。
處于領先的運動品牌企業,都在積極尋求努力,將目標放在了2010年甚至更遠的未來,而暫時處于競爭弱勢的品牌,又該如何定位發展呢?
在強手林立、競爭激烈的運動行業立足,并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就一定要有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和發展理念。同時也一定要有很強的企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這樣的企業才具備長久競爭力。因此,喬丹品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立足于中國廣大消費者的切實需求和利益,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運動裝備,發掘和培養中國運動服飾設計人才,并為推動中國運動服飾產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喬丹運動服飾一直孜孜不倦的同廣大消費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切實了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出優質產品。
位于石獅的華飛制衣有限公司頗具帶代表性,這是一家以為國內外運動品牌企業貼牌生產運動服裝為主的企業,除此之外,旗下也有自己的品牌———愛力獅戶外運動系列,但還沒有真正開始運作。
“從最初的單件產品到為客戶生產系列化產品,現在我們已能夠為客戶提供運動服裝的一整套設計方案,并擁有500萬件套年生產能力。得益于近幾年運動服裝的熱銷,以及令客戶信得過的研發生產能力,最近三年我們每年都以300%的速度增長。”
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石獅華飛制衣有限公司負責人蕭偉華,目前已擁有五年的運動服裝設計經驗,在他的旗下已經有一個專業素質較高,行業經驗豐富的設計團隊,這也是華飛與其他貼牌企業不同的地方。
“與晉江運動企業打造的市場品牌不同,我們要打造是‘運動產業的工業品牌’。工業品牌這個行業,盡管利潤相對較少,但是風險也相對較小,市場空間也是很大的。”
蕭偉華市場定位是比較清晰的,也收到了不錯的市場效果,但他也不排除將來進入市場打造新品牌的可能,將此前已經注冊的愛力獅戶外運動系列這一品牌做起來,但他表示,目前先把運動工業品牌做足、做深是前提條件。
聲音
我們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奉行“專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的宗旨,不斷追求卓越,力求將“喬丹”打造成中國運動領域的一個百年品牌,使其保持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并在時代創新中永續發展。
———倪振年 喬丹(中國)有限公司服裝事業中心總經理
時尚運動,具體可分為流行時尚運動和經典時尚運動,而七匹狼運動要做的就是回歸經典,做經典的時尚運動。
———董玉雄 泉州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們并不將目標瞄準2008年,我們關注的是五年后,乃至十年后誰將是最后的勝利者。我們并不要銷量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我們更關注品牌的美譽度,這是安踏一直為之奮斗的目標。
———徐陽 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
耐克、阿迪達斯的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專業設計團隊,而在國內,真正的運動服裝專業設計人才十分缺乏。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將來寫一部教材,關于運動服裝設計方面,這在國內還是一個空白。
———楊光 361°(中國)有限公司服裝部服裝研發總監
晉江人勤奮、敢拼、不怕輸,這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但在用人方面還比較保守,并沒能把人當成一種資源,沒有意識到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這在晉江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而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王曉林 特步(中國)有限公司配件事業部經理
或許有很多人不認識雷速,但認識CBA這一標志。作為中國籃協CBA簽約20年的品牌運營商,我們可以借助CBA的影響力打響雷速這個品牌。
———鄧啟芳 CBA雷速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服裝事業中心總監
“運動服裝的面料未來趨勢是功能型面料,運動服裝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也迫使我們面積料企業開發出更好的專業運動面料。”
———黃泰山 石獅市泰山布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福建省布料同業商會理事長
我們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業設計團隊,能夠為客戶提供運動服裝的一整套設計方案,我們目標就是要打造中國第一流的“運動產業的工業品牌”。
———蕭偉華石獅華飛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
- 上一篇:關稅下調對塑料原料進口影響不大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