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多措并舉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十一五”以來,上高縣圍繞“聚焦工業園、決戰雙百億”目標,以轉變思想為前提,立足科學發展,著眼爭先進位,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產業集群為目標,多措并舉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2006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6.6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5.2%;完成財政收入2.92億元,增長20%;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106元,增加276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438元,增加730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3億元,增長16.1%。
打基礎,轉變思想觀念。上高縣委、縣政府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提出把發展開放型經濟作為第一要務來抓,走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相結合的縣域經濟發展道路,為全縣經濟發展確定了風向標。2001年,該縣本著“依靠發展解決矛盾,依靠實績平息爭論”的指導思想,堅持“一企一策,因企施改”的靈活方式,在全縣推行了國企改革。3年內,全縣完成企業改制214家,改制覆蓋面達到98%。國企的改革理順了經濟發展機制,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快速擴張。到2005年,該縣民營經濟占全縣GDP的份額已由原來的21%提升到68%。
為搭建工業騰飛平臺,該縣劃定了首期面積3.5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到去年底,該縣工業園區內“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已經完成投資9010萬元,累計簽約入園項目199個,簽約資金83億元,到位資金35.4億元。去年,僅工業園區就新增入園項目24個,合同引進資金39.76億元;園內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7億元,同比增長36.4%,實現稅收12585萬元,增長33.1%。
抓項目,三路并進興業。一場場洽談,一項項協議,一陣陣鞭炮。有人說,今天的上高大地猶如一個大舞臺,項目就是一部正在上演的重頭戲。上高縣采取向上跑動爭項目、全力招商引項目、撬動民資啟項目三路并進的方法,拓寬項目領域,加速項目積累。近4年來,該縣向上申報并獲得項目104個,爭取到位資金12993萬元。2006年,全縣爭取項目和補助資金1379萬元。
從2003年興起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發展浪潮以來,上高縣把打造優勢環境作為突破資金“篩網”效應的最重要環節來抓,為客商辦理服務綠卡,建立軟環境監測點,以誠信贏口碑,以服務促發展,招商引資成績斐然。去年,全縣新引進項目188個,其中利用外資5561萬美元,同比增長49.7%;外貿出口1937.5萬美元,同比增長93.7%。
同時,該縣還利用居民儲蓄資金豐厚的優勢,積極實行“掏口袋”工程,鼓勵民間資金進入生產領域。誠信礦業項目、金牛陶瓷項目都是上高縣民間資金挺進工業的鮮活實例。目前,全縣民間注冊資金達10.6644億元,民營經濟總戶數872戶。2006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9.63萬元,同比增長35.7%。
促產業,催開“財”花六朵。上高縣著力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努力形成產業集聚效應。2005年,該縣根據自身形勢,確立了食品、紡織服裝、醫藥化工、建材、鞋革、機電六大產業。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建立了部門聯系產業發展制度,在土地供應、信貸支持、財政貼息等方面優先考慮六大產業中的企業,加速產業集群的崛起。目前,這六大支柱產業總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8%。
作為食品產業中的龍頭企業旺旺集團,是一家典型的外來企業。2001年9月旺旺集團落戶上高縣后,該縣就通過以商招商的方法,大規模引進食品企業,已連續引進規模食品企業12家,旺旺集團也連續追加投資2000萬美元,先后興辦了瑞麥食品、旺旺食品、江西旺旺、上高大旺和上高營辦四家企業。
鞋革產業是該縣新興的支柱產業,為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該縣一方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企業的水、電需求問題,另一方面以寶成國際集團上高裕盛工業有限公司1200畝工業小區為核心,規劃了總占地面積為10平方公里的鞋革產業功能區,重點引進膠鞋、童鞋等鞋革生產企業及配套企業。目前,已有全勝機電、冠興實業等21家鞋革生產企業或相關配套企業與上高簽訂了投資協議。去年,該縣六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增加值3.5億元,同比增長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