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鞋類“滿就送” 價格“花樣”真不少
“以前400多元就可以買到許多品牌的女靴,今年市場上標價多在上千元,參加活動后也要五六百元,怎么商家促銷愈來愈大,價格卻越來越高了?”市區某中學王老師的疑惑,昨天得到了市物價局監督檢查分局局長方峻的證實,該局從1月15日開始,組織6批人員進行20天的市場價格調查監測,證明市區各商場的多數服裝、鞋類品牌,在參加“滿就送、滿就減”活動中存在問題。
某商場標示的邦維奇羊毛衫,從去年9月3日在金華上柜以來就一直是特賣6.5折,最近又組織了一批“60~150元每件”的特惠羊毛衫。物價部門檢查發現,該品牌成交的交易票據顯示,羊毛衫的原價并未成交過,所標的“特價”價格表示沒有依據無從比較。
“我們甚至發現了個別經銷商搞虛假標價的情況,他們在價格上做手腳,撕掉原來廠家的標價簽,重新貼上虛構的原價,促銷后的價格甚至比促銷前還貴。”方峻介紹說,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市面上消費者熟悉的不少品牌都有價格違規現象。
據了解,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降價前一次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價格,但是一些商家在開展打折、特賣等優惠活動中,常常以供應商提供的建議零售價、以前首次降價時的原價等作為本次降價銷售商品的原價。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虛構原價是一種典型的價格欺詐行為。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有自主確定商品銷售價格的權利,但對所售商品須依法明碼標價。在進行商品促銷活動時,不論以何種方式促銷,對促銷商品進行標價時,不能高于活動前7日內(或者上次實際成交價格記錄)該商品標示的價格。許多消費者平時消費只注重看廣告上打多少折扣、買多少送多少,并不留意所買商品在促銷活動前后的標示價格和成交價格情況,就很容易掉進代理商的圈套。
方峻提醒消費者,如果發現品牌代理商涉嫌價格欺詐,要保留證據并及時向“12358”價格舉報中心投訴,他們將嚴肅查處。











